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巨灾应对的“成人礼”:政府协调机制“从容化”

2013-04-22 01:24:01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原金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原金 发自北京

时隔5年,川蜀大地再次遭受地震的重创。但在经历并汲取此前汶川地震的惨痛教训后,无论是普通民众、机构还是政府,在灾难再度袭来时,少了一丝惊慌,多了一份镇定。

多的一份镇定来自于对自然灾害、生命的足够重视。有公开报道称,就在震前一天(4月19日),四川省曾经举行过一次跨区域7级地震救援演练。

救灾演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年来政府在重大灾害治理上的进步。多名专家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此次雅安地震前后政府各部门的表现明显要好于汶川地震,这不仅体现在部门联动效果突出上,而且体现在灾害信息公开、应急处理、地方政府之间的联动等多方面中。如今,政府在救灾时的运行机制显得更加“从容”。

危机应对能力明显提高

汶川地震之后,大型自然灾害就不定期地发生在中华大地,从玉树地震到舟曲泥石流,再到彝良地震……虽然每次灾难都带来了惨痛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但这也为国人以及政府提供了宝贵的救灾经验。

比如在此次芦山震后第一时间,四川省启动了一级救灾响应,在震后一小时内,四川的地震灾害救援队、应急救援队就已经奔赴灾区。成都铁路局以及成雅高速也都采取紧急预案。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这次危机处理过程中,政府的预案等各个方面准备都比较到位,可见预案准备很充足。相比较而言,在汶川地震时,我们在危机处理方面是不到位的”。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这次芦山地震跟过去相比较,政府在很多方面都已经有了较大突破,比如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更加完善。

另外,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的联动效应也被上述专家特别提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一时间到达四川时,就已经明确提出,下一步工作将由四川省委省政府全面负责,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有关方面根据灾区需要提供支持和帮助。

李克强的这一举动跟以往有很大不同,在之前的危机营救中,可以说全部是由中央政府来负责救援工作,不过这一次,地方政府却站在了前台。对此汪玉凯认为,这次中央跟地方之间的互动接触比较到位,地方的牵头作用做得比较好。

除了救灾举措,关于此次地震的信息披露也被外界普遍认可。

“四川省政府向社会公布地震状况,包括进展、救援、准备等等进展情况,内容非常细致,也都非常及时,这样就让整个社会对地震有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此次雅安地震在信息的公开透明上做得非常到位。

危机教育提升救灾机制效用

竹立家认为,近年来,由于在危机教育方面足够重视,在此次地震中,各级政府在平时为应对危机所做出的努力起到了很大作用。如国家行政学院就曾经多次组织过对各地政府工作人员的危机应对教育,除此之外,各地培训机构在危机应对方面也加大了力度,而娴熟的演练教育让大灾时的救灾运行机制能够充分发挥效用。

根据2011年修订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定,依照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国家减灾委设定四个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等级。其中启动一级响应,就意味着某一省(区、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并且出现死亡200人以上或者需紧急生活救助100万人以上等特殊情况。

多名专家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国有关地震灾害的应对响应机制一直存在,关键在于长期以来由于某一项危机发生的概率比较低,使得部分地方政府在应对此项危急时,显得生疏,甚至有些荒废。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汶川地震之后各级部门对技术性预案和应急相应非常重视,这也可以解释为何雅安地震跟汶川地震相比较,各部门的应对表现要好于从前。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