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8 01:19:16
文:杨可瞻 曾慈航
金融业之所以迷人,原因之一在于人们可以通过杠杆来获得更大利润。
随着近几十年来金融创新业务的崛起,各类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品的种类也愈加丰富,在金融杠杆的帮助下,华尔街的金融大佬们正在操纵着一个远比实体经济规模庞大的虚拟经济。2008年的金融危机,则让其如脱缰的野马一般,粗暴地“践踏”了一番全球经济。
美国股市曾堕落成赌场
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国次级债券市场的泡沫破裂让全球经济一同坠入悬崖,即便是在危机过后的数年内,依然有人不解,被称为虚拟经济的金融市场为何能对全球实体经济造成如此大的冲击?
人们创造股票市场,其初衷原本是为了让社会的资源能被更有效的规划和利用。比如,一家优秀企业,能从看好其前景的投资者那里融得更多资金,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进而帮助实体经济增长。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人性的贪婪开始体现在虚拟的金融市场上,美国在上世纪20年代遭遇的股灾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金融市场原本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可当时的美股投资者们却将大笔的资金投向了股票市场进行投机,那时的股票市场不再是服务实体经济,而是堕落成追求一夜暴富的赌场。
从1923年至1929年,道指上涨了近5倍,可毫无节制的狂欢终有结束的一天,始于1929年10月24日的股灾,终于将沉浸在投机美梦的人们敲醒。当日,即“黑色星期四”开始,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价率先急跌,随后再以前所未有的幅度暴跌,市场在10月29日一天损失140亿美元,市场的下跌持续一个月方才止住,而讽刺的是,就在股灾前夕,著名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却宣称,“股价已经站上了一个似乎永恒的高地。”
纸面财富膨胀过度
尽管上世纪20年代末的那场灾难,已经揭示出虚拟经济这种纸面财富的过度膨胀,只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伤害,可在1929年股灾至2008年次贷危机之间的几十年里,美国依然在虚拟经济的发展之路大步前进。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产业升级的进行,美国将国内的制造业转移至东南亚等新兴市场,虚拟经济的比重开始逐渐增加,随着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和扩张,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已成为发展障碍,商业银行不再满足于低利润的银行零售业,开始向投资银行渗透,此后很多商业银行都有变相的投资银行部门。
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成功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有关条款,从法律上消除了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在业务范围上的边界,并让美国的金融创新活动逐步兴盛起来。随后,一大批具有计算机、物理等背景的高级人才为华尔街创造了许多生涩难懂,但却有可能带来高额收益的金融衍生品。
金融危机之前,众多投行开始在高杠杆的金融衍生品进行自营业务。在此业务中,对杠杆的运用,成为投资银行获利的重要途径。然而,高杠杆也面临着较大的破产风险,一旦公司经营不慎,较大的杠杆倍数会放大风险,使得公司破产。
如果将金融衍生品市场分为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OTC)市场,自1980年代以来,两类市场的衍生品交易均取得了长足发展。1986年~1991年,交易所市场和OTC市场交易额的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36%和40%;1991年,这两个市场的未清偿合约名义价值分别达3.5兆美元和6兆美元,其中利率合约在两个市场均占据主导地位;2001年末,交易所市场合约名义价值已增长至23.54兆美元,OTC市场增长到了111兆美元,并且全球OTC市场的市值达到了3.8兆美元。
次贷危机刺穿虚拟经济泡沫
尽管,各类金融衍生品出现的宗旨,原本是为了让投资者和机构能够借此有效的对冲自己可能面对的风险,但由于金融衍生品能产生以小博大的效果,人性的贪婪使得更多的参与者将衍生品的交易变成了一个投机的场所。
除市场总量逐步扩大,单个金融衍生品的市场也在迅速增长。2004年一季度时,担保债务凭证(CDO)发行规模为200亿美元;至2007年一季度时,其规模已达到惊人的1800亿美元。亚洲地区的日本,CDO市场2000年发行量几乎为零,2004年达3兆多日元。
由于美国楼市的红火,投机者纷纷涌入CDO市场,2000年~2006年,美国房屋价格几乎翻了一番,但好景不长,美国楼市开始在2006年转差,美元多次加息,令次级房屋信贷的拖欠以及坏账增加,次级房屋信贷产品的价格大跌,直接拖累欧美不少金融机构出现财政危机,甚至面临破产,进而让全球信贷出现收缩。
部分基金为了应付客户大规模赎回潮,于是重新买回日元,即所谓日元利差交易拆仓,造成连串的骨牌效应,进而导致全球股市出现大跌。
自次贷危机席卷市场后,人们最终意识到,涵盖CDO等衍生品的庞大虚拟经济,早已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基本面,而这个庞大的虚拟市场,已经有能力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力。
2007年6月,美国爆发高等级借款人违约引起的次贷危机,低评级CDS(信用违约互换)全军覆没;高等级CDS也出现大规模违约。而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投资者损失惨重,CDO及CDS的发行量跌至历史低谷,不及高峰时期的30%。
作者均为海外研究室研究员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