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地震预测论:地震能精确预测吗?

2013-06-28 01:19:35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文:宋思艰

莎士比亚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

地震能否精确预测,就是一个生存与毁灭交织、智慧与愚蠢并存的问题,这关系到无数人的生与死。坚信地震可以预测的人,总会将史上成功的预测案例大书特书,认为那是智慧之光;而认为地震难以预测的人,总会以鄙夷的语气谈到那些预测失败的人和案例,把他们视为愚顽的代表。

1975年成功预报海城地震

虽然关于地震能否预测的争论很多,但争论双方都不否认一个史实: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在辽宁海城、营口一带发生7.3级强震。而在当日10时30分,政府部门对基层进行了防震电话通报,一场可能导致10万人罹难的大灾,死亡人数被降至1000多人。这被认为是我国首次实现对7级以上地震的成功预测,同时这一成功预测也被认为是“群测群防”的典型案例。

说到群测群防,就不能不提邢台地震。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地区发生6.8级大地震,这是首次在我国东部人口稠密地区发生的大地震,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周恩来总理在视察灾区后,向地震工作者提出了“预防为主、土洋结合、专群结合”的方针,此后,群测群防工作被迅速发动起来。因此也才有了1975年对辽宁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

然而,一年以后的1976年7月28日,发生了唐山大地震,这次地震之后,“群测群防”式微,持“地震不可知论”的人认为,既然连唐山大地震都没有在之前作出预测,那么“群测群防”用处不大。1982年~1983年,国家地震局清理了不少群众“三土(土地电、土应力、土地磁)”观测点。唐山大地震真的无人进行预报吗?作家张庆洲所著《唐山警示录》一书中称,1976年5月28日,开滦马家沟矿群测点观测人马希融注意到,一直平稳的地电阻率出现异常变化,他向国家地震局作了汇报。而据后来成为国家地震局首任分析预报中心主任的梅世蓉回忆:马希融观测到的异常确实突出,但当地专业台同类观测没有发现有变化,正当大家注意到前兆异常较多,希望在当年7月开会确定时,唐山大地震发生了。

1976年成功预报松潘地震

如果上述对唐山大地震进行预报的事情难以考证的话,那么对四川1976年8月16日松-平(松潘、平武县之间)地震所进行的成功预报,同样与对海城地震预报一样,是得到多方承认的案例。

原四川省地震局分析预报研究所综合预报组组长李有才表示,当时他曾在彭州岷江齿轮厂监测点参与了地电、地温监测,注意到在1975年10月前数据出现异常变化。而据四川省地震局罗灼礼等人发表的论文显示,松-平地震前,四川省地震局通过小震围空、水氡、川滇两省地震活动跳迁、干旱等现象,认为松-平地区可能发生大震。据《四川省志》记载,1976年8月12日凌晨,四川防震抗震指挥部紧急电告绵阳、阿坝、温江、成都等地,要求自12日起进入临震戒备状态。8月16日22时06分,松潘、平武地区发生7.2级地震。

地震预测不单纯是学术问题

虽然之前有地震预测的成功案例,然而,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新闻发言人坚持对新闻媒体表示地震不可预测,网络红人方舟子也引经据典,支持地震局新闻发言人的观点。但李有才认为,2007年11月四川郫县观测点就出现地电异常,且属于Ⅰ类异常(可靠异常)。发现可靠异常却没有进行预报,他认为,这与经验不足、认为该地不可能发生大地震的基本认识有关,在梅世蓉参与写作的一篇论文中也认为,汶川地震之前对龙门山断裂带强震危险性估计不足。

实际上,地震预测不单纯是一个学术问题,还牵扯纷繁复杂的利益考量。比如,在人口稠密地区作出地震预测,一旦错报将出现巨大经济损失;又如曾有媒体指出,国家地震局是一个行政化单位,由于难以承担错报的道义和法律责任,有可能宁愿不报,因此应让地震局回归科研机构本色。

地震预测界元老人物梅世蓉一直饱受争议:赞扬者认为她为地震预报事业做了大量开拓性、奠基性工作,批评者认为她阻止了唐山大地震预测意见上报。耐人寻味的是,她在199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表示:1966年3月8日邢台地震后,地震工作者成功预报3月26日将发生强余震,“以事实雄辩地证明,地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报的。”

某省地震局一位基层员工曾写了一首歌,名为《地震探索者的心声》:“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可我总有个心愿——灾难来前能把众生渡!”

似乎半空中有人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地震来前,谁把众生渡?何以渡众生?

作者为编辑中心编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