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5 01:12:01
每经记者 王霞 发自上海
就在外资奶粉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希望能分得一杯羹的时候,在华经营十多年的亚洲最大乳制品企业明治乳业却宣布将暂别中国市场。
昨日(10月24日),明治乳业中国官方网站宣布,明治乳业决定将暂停珍爱系列奶粉的在华销售。对于具体原因公司表示,“中国乳制品市场竞争逐渐激化,在此严峻的环境下,坚持采用澳大利亚奶源的明治乳业生产成本逐年递增,对公司成本及收益造成了严重影响。”
多位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明治之所以暂别中国市场,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公司在华的市场份额下降,收益很差。明治的退出标志着那些在华经营不善、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进口奶粉企业,将开始陆续退出中国市场,洋奶粉在中国的寒冬将至。
退出产品仅限于奶粉
明治乳业日本总部昨日也已向媒体确认了将退出中国市场,但同时表示,此次只是 “暂时退出”,明治乳业会根据中国奶粉市场状况变化,考虑将来重新营业的可能。
官方声明表示,此次涉及的珍爱系列奶粉包括明治珍爱爱儿900g、明治珍爱宝900g、明治珍爱童900g和明治珍爱妈妈900g,库存售罄后即告结束。
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拿到的一份名为《关于停售奶粉[明治珍爱系列]的通知》文件中可以看到,公司称退出中国市场是因近年来中国奶粉市场竞争激烈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公司认为现阶段难以获得稳定收益,因此决定暂时停止销售。
记者了解到,上述文件为明治乳业想要给经销商的通知。实际上,在明治乳业宣布退出中国市场之时,很多经销商表示尚未听到相关消息。
记者昨日下午致电明治奶粉大连经销商,其在电话中称,“目前我们还没有得到相关消息,需要先向公司确认一下。”而一位西安的经销商表示也没有听说有关公司停售的消息,“明治的奶粉经常断货,目前还有一些现货。”
记者还了解到,明治乳业此次退出中国市场的产品仅限于奶粉。公司日本总部表示,明治旗下的冰激凌等其他产品将继续维持在华销售不变,明治总部会尽快处理善后事宜,现有的奶粉从业人员将考虑调岗安置。
经营不佳份额下降很快
对于明治主动退出中国奶粉市场的原因,乳业分析师宋亮对记者表示,主要是近两年明治奶粉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下降很快,并且今年政府加大对奶粉市场的整顿,进口奶粉在华生产经营门槛提高,对企业在生产、管理等方面要求更加严格。此外,当前明治要改进生产、加强渠道建设等,但是政治因素影响对其投资风险加大。“据AC尼尔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明治在中国市场的进口奶粉排名可以排进前十,但随着福岛核泄漏事件影响的深入,明治奶粉在2011年底曾查出铯超标问题,对其打击很大,随后在华销售一蹶不振。”
一位外资品牌中国总代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明治的业绩对于中国奶粉市场来说,份额很小。“据我了解,明治在中国市场的高管不少是日本人,对中国市场不是那么熟悉,有点水土不服。这几年明治也没有广告等市场推广,这意味着很快就会被别人抢占市场份额。”
据新民网报道,明治乳业1997年正式进入中国,2010年因口蹄疫一度被禁止进入。2011年,明治日本公司发布消息称,日本生产的“明治STEP”奶粉因检测出微量放射性铯被召回。今年下半年,明治等洋奶粉品牌又遭到发改委反垄断调查,但因其态度好而免于处罚。
“公司将生产转移到澳大利亚生产的时候,流失了很大一批客户,因为之前有不少人是冲着奶粉的日本血统去的,而工厂换了之后很多人就没有那么认同了。”前述外资品牌中国总代理表示。
明治很难立足欧洲市场
有消息人士透露,明治奶粉此番暂别中国市场之后,将会转战欧洲市场。对此,乳业专家王丁棉认为,明治很难在欧洲市场有很好的发展,今后的两三年洋奶粉在中国市场或将面临寒冬。
上述外资品牌中国总代理表示,欧洲市场与中国市场有很大不同,消费者几乎只认可欧洲当地奶源的奶粉。“明治在中国市场都不得不退出,很难在欧洲安定下来。”
宋亮表示,明治的退出标志着那些在华经营不善,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进口奶粉企业开始陆续退出中国市场。“目前国内主流进口品牌在华投资经营多年,企业品牌影响力大,生产经营及渠道建设成熟,而且面对中国与日俱增的消费市场,不会轻易退出。”
此外,有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日本奶粉品牌和光堂可能很快就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记者了解到,和光堂作为日本四大奶粉品牌之一,目前在华的业务仅仅是通过大连万霖贸易有限公司作为总代理,并未在华成立办事处或者分公司。前述消息人士表示,很可能和光堂想在华设立机构。
“和光堂想进入中国市场肯定是看中了中国700亿元的奶粉市场,实际上中国奶粉市场虽然品牌多,但是相比其他国家,已经算是比较好做的市场。”上述外资品牌中国总代理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