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5 01:12:08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彪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李彪 发自北京
收入分配改革关系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印发已一年有余,但业内期待的相关配套细则迟迟未见动静。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林水利工会主席盛明富关注的焦点落在促进中低收入职工工资的合理增长上面,并提交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促进中低收入职工工资合理增长》的提案。
昨日(3月4日),盛明富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专访时称,当前最关心的还是一线职工的收入分配问题,相关政策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都已提出,关键是落实不到位,需要形成一种增长机制。政府职能的缺位成为影响职工工资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劳方、资方和政府构成三角形,三角形越等边,劳动关系越稳固。政府在中间要起决定性作用。”
超四成职工月薪不足2000元
盛明富介绍,据全国总工会2012年第七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42.5%的职工月工资不足2000元,主要人群是农民工,集中在城镇私营企业和部分国有困难企业,特别是省属以下国有困难中小企业以及农垦、森工、有色冶金等系统的长期经营困难的地方国企。同时,收入差距也在进一步加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城镇就业人员2011年行业平均工资最高和最低差距为4.48倍。
盛明富认为,如果加上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已达5~10倍。企业内部的高管和一线职工工资收入差距也在拉大,2005~2010年,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年均增长18.1%,而一线职工的增长率仅有15.2%。
此外,拖欠工资,尤其是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也是关注焦点。近年来,全国总工会在每年元旦、春节期间,都会开展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工作,仅2014年元旦、春节期间,为150万职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资就达40亿元。
在盛明富看来,这一系列问题都是职工工资增长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应该)让一线职工收入增长有一个机制保证,这是个大问题,包括工资供给机制、工资增长机制、工资的支付保障机制。”
在提高职工工资水平方面,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在努力,以最低工资标准为例,提升的幅度明显,部分地区甚至接近2000元。
但是,盛明富认为,最低工资标准在地方政府,甚至是企业内部的落实情况并不好,企业在职工工资问题上的话语权太大。“几十年来,职工工资没有形成增长机制,什么时候涨,涨多少,基本上都是企业说了算,这是不正常的。工资要形成集体协商制度。”
所谓集体协商制度,就是在政府的召集下,工会代表职工出面和企业就职工工资的相关情况进行协商。
工资增长联动机制已试点
实际上,从近年各地公开的劳动争议纠纷数量来看,主要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且增速较快。究其原因,盛明富认为,近年来地方政府在绩效考核、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考虑,主要精力在GDP增长,对职工工资的监管、指导工作做得不到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针对职工工资问题的法律。因此,盛明富建议:加强工资相关立法,尽快制定出台《工资条例》;加强政府对工资分配的宏观指导,使最低工资标准和物价上涨挂钩,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保障制度等。“围绕一线职工工资增长,如何从立法层面推动解决,政府要监管到位,同时形成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已经是刻不容缓。”
2013年初,国务院转发《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力争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更快一些,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收入倍增计划”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但具体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在随后一年时间里,并没有相关细则出来。
盛明富认为,最为关键的是形成有效的增长机制和联动机制,这是破解企业快速发展,职工工资停滞不前,尤其是一线职工工资增长缓慢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职工收入的合理机制。此方式已经在一些地方大型国有集团试行,且取得了较好效果。下一步,将继续通过与地政府协商,在一些大型国企推行协商联动机制。目前来看,通过由下到上推进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可能更实际。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