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营口市副市长高炜:行政审批改革,改的是“处长经济”

2014-03-11 01:01:39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改革是新一届政府的主题词。全国政协委员、营口市政府副市长高炜在全国“两会”期间,就地方改革的一系列问题接受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时认为,行政审批改革改的就是“处长经济”。

NBD: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您认为哪些领域需要率先破冰?

高炜:分税制形成已经有十几年了,希望税制能作进一步调整。个人觉得中央在一些税种或者是分配上占有的比例,有点儿过高。这样不利于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比如说现在地方政府承担的地方债。

地方债的形成需要客观地看。用于发展或用于改善民生的地方债,具有一定合理性。如果说地方债务完全用于消费或者兴建政府行政办公楼,或者解决政府开支,在支撑政府后续还贷的动力渐渐疲弱之后,地方债务就会出现危机。现在地方债的形成,多数是为了发展,比如说工业园区建设,其占比较大。

NBD:有多大?占比超过地方债的一半?

高炜:比这个要多。问题是,工业园区或者兴建新区形成的债务,靠什么去还?通常,一是靠土地出让金;二是靠地方政府多年积累形成的产能提供的税收收入,或者是地方预算外的综合性收入。

但现在来看,地方形成的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被中央拿走了一块,也就是地方形成的发展或税收、财力增量,被中央拿走了。但中央没有承担地方的债务偿还问题。现在要解决这些问题,需从体制上理顺增量财政收入的分配问题。

NBD:“营改增”对你们影响大吗?有没有考虑过形成新的税种?

高炜:国家出台“营改增”的办法,是为了鼓励服务业企业发展,是一种给企业减负的政策。但减负、让利之后,谁来买单?由中央和地方共同买单。

由于营业税收入和增值税收入分配不尽相同,所以地方和中央共同承担“营改增”之后税收收入下降的问题应该统筹考虑。

如果地方形成新的税种,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央和地方来说是个全新的课题。这意味着现在一些企业和既得利益者将停产、关闭、转产和调整,都会涉及到地方和中央财政收入减收的问题。

NBD:您怎么看地方的土地财政问题?

高炜:土地财政不可持续,土地的不可预见性多,风险较大。实际上,土地财政并不像社会上想象的那样,占政府财政比例有那么高。因为土地形成财政之前要有很多大投入,比如拆迁、基础设施改造等。从纯粹的增量部分来看,土地财政占政府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是很高。

NBD:有观点认为,改革的阻力在地方,您怎么看?

高炜:说这话的人,他不了解情况。以工业园区为例,现在政府已经放权对园区的招商了。有哪级政府还掐着园区不放给市场去招商?

行政审批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它不是到底是中央说了算还是地方说了算的问题,关键是怎么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NBD:您有没有听说 “科长经济”和“处长经济”?就是处长的权力其实很大,很多事情成败都在处长手里。

高炜:改革就是改这个事儿,权力放下去不就完事儿了吗?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