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8 00:16:30
总结了上一代车型的失败原因之后,全新思铂睿在外观、动力性能、空间等方面做出较大调整,定位上锁定“80后”。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黄琳涵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黄琳涵 发自上海
位于日本北海道旭川的鹰栖试车场,是本田新车型进行路试的专属场地。自1996年投入使用后的18年间,这里鲜对外界开放,被称为本田公司的“秘密花园”。
8月23日,即将于今年11月在中国上市的中高级轿车——全新一代思铂睿在鹰栖试车场亮相,本田技研中心开发负责人堀川克己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已是本田公司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今后本田将对中国市场进行更多定制化开发,全新一代思铂睿即为这样一款定制化开发的代表车型,也仅在中国市场销售。
作为东风本田提升品牌形象的中高级旗舰车型,2009年上市的本田思铂睿由于多方面因素,市场表现并不尽如人意。面对明年50万销量目标,东风本田相关人士表示,今年的销量情况将决定明年销售压力的大小。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洪曾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总结了上一代车型的失败原因之后,全新一代思铂睿在外观、动力性能、空间等方面做出较大调整,在定位上也锁定为“80后”人群。
新思铂睿定位“80后”人群/
在中国市场愈发重要的背景下,本田开始更加密集地调研中国消费者。在过去几年中,作为思铂睿产品的开发总负责人堀川克己来华频率已从此前的一年1次上升至最近的1个月一次,希望能更迅速捕捉日益变化的中国汽车消费需求。
“北美市场购买这款车的人大多在50岁左右,但是在中国市场,购买中高级车的人群要年轻得多。”在对思铂睿的调研中,堀川克己总结出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上一代思铂睿的原型产品是讴歌TSX,该车是一款针对北美市场研发的产品,虽然在引入中国市场时做出了一些调整,但在目标人群定位上仍出现较大偏差。
三年前,本田正式启动了新一代思铂睿的研发工作,其中很重要的改变即为将目标人群锁定“80后”人群,主攻私人消费市场。此前有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80后”已达到2.4亿人,相当于日本的两倍、英国的四倍,已成为中国市场购车的主力军。
“不注重这部分人群,就很难赢得销量。”堀川克己称。根据市场调研反馈,中国“80后”很在意个性化体现,具体分解开来,主要体现于外观、性能和配置三方面。
外观上,全新思铂睿延续了上一代产品的动感造型,并在车身方面进行了“中国式”加长;在动力上,搭载了本田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的最新技术——“地球梦科技”动力总成系统,其2.4L产品的最高输出扭矩达到270N·m,优于上一代产品,也较大众帕萨特、丰田凯美瑞等产品更具优势,后两者最高配置产品的对应参数分别为250N·m以及235N·m。
同时,相较上一代产品,全新思铂睿的另一提升在于,新增了平视显示系统以及智能屏互联系统,前者通常应用于豪华车产品上,后者则是布局未来车联网发展的一项配置。
“调查结果显示,相较于北美市场客户,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于科技化配置更感兴趣。”堀川克己告诉记者。据了解,这款完全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新产品,未来将仅在中国市场销售。
备战2015年50万辆目标/
在跨越了30万辆的销量门槛之后,东风本田将进入实现2015年50万辆销售目标的最后备战期。作为征战市场的重要棋子,全新一代思铂睿的作用也得到提升。
长期以来,东风本田的主要销量都来自于SUV产品CR-V,直至去年A级轿车杰德上市之后,销量才得到一定分担。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东风本田累计销售18.4万辆,平均单月销量为2.6万辆,倘若要达成今年38万辆的销量计划,接下来每个月要销售近4万辆。
“这对于我们来说,压力很大。”东风本田的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的销售情况也将成为决定明年市场压力大小的重要因素,2015年东风本田将挑战50万辆的销售目标。
据了解,除了即将在今年11月上市的全新一代思铂睿外,东风本田的全新小型SUV产品也将于今年年底提前上市。该车将和全新思铂睿一起,成为明年销售的重要增量。以今年38万辆目标为基础,明年这两款新车将带来至少12万辆的销售增量,平均每款车月销量需要保证在5000辆以上。
有观点指出,思铂睿目前所处的市场环境更为严峻。一方面,B级轿车市场份额在不断缩小,乘联会数据显示,B级轿车在整体轿车市场的占比已从2008年的20.8%下滑至2014年上半年的18%;另一方面,竞争者还在不断增加,除了大众帕萨特、迈腾、丰田凯美瑞等产品外,一汽马自达阿特兹、福特新蒙迪欧等产品也相继入市。
除了在产品本身作出调整之外,如何从营销、销售等方面进行布局,仍然考验着东风本田的智慧。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