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6-11-18 00:54:06
昨日,商务部表示,今年“双11”全网交易额突破1800亿元,再创新高。“双11”期间,来自全球235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通过中国电商平台购物。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张雯
◎每经记者 张雯
第八个“双11”再战告捷,全网交易额突破1800亿元。
11月17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走进第八个年头的‘双11’,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电商市场最重要的年度促销日,也为国外商家和线下商家提供了商机,已经发展成集购物、娱乐、文化于一身的体验式购物节。据第三方机构监测统计,2016年的‘双11’全网交易额已突破1800亿元,再创新高。”
他表示,相比往年,今年“双11”呈现出三个新特点:一是参与商家更加多元,传统行业、线下商场和超市,以及电信、航空、酒店、餐饮等服务业也不同程度参与;二是线上平台拉动线下体验,促进全渠道融合,升级购物体验;三是消费热点折射经济转型升级,家电、通讯品牌销售额占比提升,反映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的成效。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双11”火爆的原因在于随着几年“双11”的火热登场,电子商务已经被中国老百姓广泛接受,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网购热情已经开始被点燃。
●“双11”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根据订单总量、客单价、购买指数、电商上市公司财报、电商企业历史数据等信息分析,估测2016电商行业双11当天全行业交易额约为1800亿元人民币。
以天猫数据来看,“双11”火爆程度年年提升:2014年“双11”成交额为571亿元,2015年为912亿元,今年则达到了1207亿元。
孙继文称,相比往年,今年的“双11”参与商家更加多元,电商平台踊跃参与,差异化竞争激烈,传统行业纷纷加入,线下商场和超市,以及电信、航空、酒店、餐饮等服务业也不同程度参与,买家卖家进一步全球化,“双11”期间,来自全球235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通过中国电商平台购物,众多欧美知名电商也推出促销活动,将“双11”发展成全球性购物节,影响力持续提升。
而“全渠道融合”,更成为今年“双11”的一大特点。
据孙继文介绍,电商平台利用其线下门店实现线上线下联通,促进全渠道融合,升级购物体验,“娱乐电商”模式引入众多娱乐化元素,将媒体、商家和消费者紧密结合起来,实现高效互动,打造了全新的营销模式。
曹磊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双11”火爆的原因在于随着几年“双11”的火热登场,电子商务已经被中国老百姓广泛接受,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网购热情已经开始被点燃,同时今年“双11”预热安排更充分,也出现了大件商品在网上的销售比例提高很快的特点。
展望未来,网络购物发展规模可能还会进一步壮大。根据商务部近日下发的《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的流通升级战略将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并将在2020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3.8万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
●推动实体零售电商化融合转型
“双11”刮起让商家不敢忽视的电商旋风,而随旋风而来的是商家必须面对的经营模式创新。
事实上,网络消费增速已经远远甩开实体商铺。
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全国消费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当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商务部重点监测企业网络零售同比增长25.3%,增速比百货店、超市和购物中心分别高出23.1、18.7和18个百分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1740亿元,同比增长24.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8%,较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而按照顶层设计,实体零售的电商化融合创新转型已经箭在弦上。
近日,国办下发了《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商务部也下发了《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两份顶层政策设计,均涉及到实体零售的创新转型。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的流通升级战略将锚定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而《意见》则指出,当前受经营成本不断上涨、消费需求结构调整、网络零售快速发展等诸多因素影响,实体零售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意见》明确,实体零售应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包括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标准规范、竞争规则,引导实体零售企业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将线下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网络化的全渠道布局。
对此,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去年网上零售占社会消费者零售总额的比重虽然超过了10%,但其实只有10.6%,这就意味着其实大部分人的消费仍旧不是通过电商来进行的,而电商对于实体经济的渗透更是远远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对于目前大多数的实体零售店来说,线上线下还没有真正融合,把线下的商品、服务、店铺还有客户全部数据化,是它未来需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