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7-08-31 00:47:57
共享经济热潮下参与者众。在这其中,家厨烹饪的饭菜送到忙碌的上班族手中,正是“回家吃饭”APP的主要应用场景,也符合共享经济的理念。
外卖平台集中度进一步增加、补贴仍在持续,“回家吃饭”在这一行业显得“小而美”,机会在哪里?“回家吃饭”COO邵凯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的答案是“在供给端做出差异化”。邵凯希望“回家吃饭”以家厨小锅小灶的烹制,能让长年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吃到有人情味、家里的饭菜,让他们有被关爱的感觉。
每经编辑 赵天宇
每经记者 赵天宇 每经编辑 赵桥
NBD:您如何看待外卖平台持续补贴用户的局面?“回家吃饭”如何应对?
邵凯:显然,正面和外卖平台去拼补贴对于我们来说是不理智的。所以我们非常专注于创造自己独有的用户价值,把我们个性化,小锅小灶、用心烹制这个特色发挥出来。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到来,用户的支付意愿其实很强,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其实是我们的优势。
我们现在没有在追求依靠补贴那种爆发式的增长,而且因为补贴而来的用户在补贴停了之后也留不住。目前,我们专注于做好差异化的品质,积累用户口碑,追求有质量的增长。
“回家吃饭”COO邵凯
NBD:年初的《网络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给“回家吃饭”带来了怎样的机会及影响?
邵凯:目监管部门对于创新的商业模式确实非常开放,尤其是分享经济类型的商业模式,对于新商业模式的监管也一直都是秉持着“包容审慎”的态度。上海市政府就落地出台了针对百姓所需的小餐饮备案管理制度。针对家庭厨房的管理办法,“回家吃饭”一直有在和各地的相关监管部门接洽,探讨各种有可能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我们也一直坚持着“安心饭菜,邻里共享”的理念,行业自律,确保每一份餐的食品安全。
NBD:在您看来,“回家吃饭”的经营理念与“美好商业”的概念是如何契合的?
邵凯:“回家吃饭”一直在践行着自己企业的使命和愿景,我们一直都坚信一家伟大的公司不仅仅关注着如何赚钱,成为所属市场的领导者,我们更关心是否创造了更大的社会价值,我们的使命是“让吃变得更幸福”,一方面,让很多用户,尤其是长年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吃到了有人情味、家里的饭菜;另一方面,我们也让很多赋闲在家的劳动力,利用自己对美食的兴趣爱好,充实了自己的生活,同时赚取了一份收入。我们希望通过美食分享的商业模式,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感情。
我们每周在各个城市都会有线下的美食分享交流活动,家厨会带着自己的拿手菜,或者现场制作,相互品尝对方的手艺,交流厨艺,现场交流的气氛非常融洽,通过“回家吃饭”的平台,很多人找到了一群同样热爱美食、热爱生活的同类人。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运营,“回家吃饭”在线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群文化,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我们的组织,看到他们快乐经营,享受分享带来的乐趣,我们确实看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