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7-12-14 00:06:58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陆佳丽 每经编辑 杨 军
每经记者 陆佳丽 每经编辑 杨 军
12月11日,威马汽车在上海揭开了其首款量产车EX5的神秘面纱。新车定位于20万元区间的“大众化智能”SUV产品,将在明年的北京车展上启动预售。
这是继蔚来ES8、电咖汽车EV10、零跑汽车之后,近期第四个宣布量产上市的造车新势力所推车型。虽然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发放已收紧,但今年特别是下半年以来,造车新势力的活跃度明显增强。传统“汽车人”密集加盟、资本争相入驻加上量产车的高调发布,新造车势力几乎每周都霸占“头条”,让不少业内人士感叹“快跟不上节奏了”。
但目前,生产资质仍然是造车新势力们难以绕过的难题,虽然威马早就递交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申请,但目前还未得到审批通过的消息。
所以,“曲线救国”将成为众多新晋车企的选择,威马已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收购大连黄海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黄海)的办法,拿到了SUV和MPV产品的生产资质,为其第一款车型的上市铺路。
曲线借壳获取资质
从目前来看,新造车势力的品牌和产品定位各不相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蔚来主要模仿特斯拉路径,先树立品牌,从高端产品入手,逐步谋求资本上市;电咖和车和家则先从低价产品入手,实现大规模跑量;与之相比,威马的选择是,先布局中端价格产品,走主流大众化路线。
“威马的目标就是要打造走量且赚钱的汽车,最终使企业实现盈利。”12月11日,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威马“128战略”将围绕一个核心架构,延伸出“STD”和“PL”两个整车平台,至少推出8款智能汽车。
据悉,威马自主打造的温州C2M工业4.0数字工厂将在今年底全部完工,投产后,威马将拥有年产20万辆产能的生产能力。
而为了尽快上马第一款车型,威马早就递交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申请,但由于今年国家对新造车企业的准入门槛严格把控,所以其资质审批目前尚处于停滞状态。但威马已为“资质”准备了第二条路。
今年2月,威马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大连新敏雅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收购了大连黄海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黄海)100%的股权,由此“曲线”拿到了SUV和MPV产品的生产资质。大连黄海由曙光股份(600303,SH)于2009年10月投资成立,经营范围为汽车(除小轿车)、汽车底盘及其零部件等开发制造与销售。
“从创立之初我们就想好了要自建工厂,因为代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和理论相差太多。产品在自己手里,绝大部分问题在制造过程中就可以解决。”对自建工厂的重要性,沈晖对记者如此表示。
产销5万辆可达盈亏平衡?
官方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威马获得了成为资本、远景能源、七海资本、百度资本、百度集团、SIG海纳亚洲和阿米巴等累计超过120亿元的融资。但这笔巨资对“造车”事业来说只能算杯水车薪。
目前,威马收购大连黄海花费11.8亿元人民币;温州的智能汽车产业园一期固定资产投资为67亿元;再加上前期平台开发费用,以及招揽包括腾讯前首席技术官熊明华加入公司任副董事长等行业大咖,120亿元的融资对威马来说并不充裕。
对此,沈晖表示,威马一定要成功跑量,这样才能实现盈利。“特斯拉8年多依旧没迈过这道坎,现在仍持续亏损,在我看来,产销10万辆以上才算是量产。”
“对于盈亏平衡点,目前比较保守的统计是产销大约达到5万辆,才能盈利的可能。”威马汽车战略规划副总裁陆斌补充道。
值得注意的是,除造车外,威马还成立了一支120亿元的“智慧出行价值链”全球产业基金,用于扶持威马企业价值链上下游的伙伴,包括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智能出行服务、人工智能以及智能汽车相关的各种核心零部件等领域。
与之相似的是,蔚来此前也与高瓴资本、红杉资本共同出资100亿元设立“蔚来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蔚来计划是,今后将在美股上市。而威马也希望在产销量达到10万辆后申请IPO。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