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8-04-19 23:25:48
企业社会责任已经开始深入到中国的各类企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宝钢经济学教席教授、校友社会责任系列活动代言人吴敬琏在日前于北京召开的“新时代 新责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社会责任主题论坛上指出,让千千万万的商业企业来做公益,是二十世纪后期兴起的潮流。目前社会企业模式在一些国家已走向制度化,希望中国也有类似制度兴起,让商业界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更多帮助。在论坛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采访到《2017中欧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的编撰人,以及“中欧校友社会责任创新奖”获得者“第一反应”的创始人,探讨中国企业实施社会责任的逻辑和模式。
每经记者 夏冰 每经编辑 文多
新时代,新定位,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带来新格局。对此,呼唤中国企业重新审视自身的时代角色和责任担当,更是箭在弦上,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2017中欧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应运而生(此处中欧指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下简称“中欧”)。
《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该报告总结了2017年的全球CSR趋势和中国CSR实践,对过去一年企业社会责任的形势与趋势做出分析后,一方面重点展示了中欧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典范案例,强调他们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一方面对中欧教授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提炼,力求为创立中国CSR理论体系和框架、建立中国评估标准作出贡献,并展现了学术理论方面的创新。中欧管理学副教授蔡舒恒作为报告的主要编写者,为我们详细解读了这份报告。
“整个CSR概念在国际范畴内已经存在很久了,尤其是在欧美,一个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可能要有很多的惩罚,不仅是政府方面的惩罚,消费者也在看企业这一方面的表现。当然,中国有些企业也做了很久,比如央企,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整个兴起也是这几年的事情,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也代表了我们的社会已经走到了一定富足的位置,以前我们可能只是讲温饱,现在我们要追求的是美好生活,美好的生活跟CSR是息息相关的。”蔡舒恒告诉记者,这份报告区别于以往一些语言过分学术化的报告,而是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展开,读起来更通俗易懂。
报告指出,从全球范围来看,CSR事业已被赋予全球视野与社会共识,全球商业实践与CSR发展趋势的融合空前密切。报告首先指出了当前的国际CSR发展趋势:第一,CSR赋予企业“反脆弱性”,即那些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付出更多努力的企业,它的“反脆弱”能力越强;第二,对CSR越发“挑剔”的消费者;第三,CSR对雇主和员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第四,CSR披露方式“大有门道”,披露报告从格式、方式方法、内容要素的角度都缺乏一致性,报告内容质量和精确性缺乏评估体系。
蔡舒恒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们面对的是越来越挑剔的客户,尤其是中国社会,现在处于消费升级时代,我们的客户是越来越精明,关注的事情也越来越多。看得越多,关注的越多,也代表它对我们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是越来越挑剔的。”
除此外,组织对待员工的方式、态度会深深地影响员工的心理感知,从而决定其态度及行为上的付出。“在中国我们有深刻的体会,一个企业如果重视CSR,则会对员工的表现产生一些正面的影响。”蔡舒恒如是指出。
报告还特别总结了2017年的中国CSR实践,报告称与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相匹配的是,在社会责任实践领域,中国企业也在加快追赶国际潮流。
“比如2015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确定了‘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企业也在积极响应SDGs;2017年9月,上交所正式成为联合国可持续证券交易所倡议的第65家伙伴交易所;另外,‘一带一路’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作为发展的主体,也在积极思考怎样将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相结合。”蔡舒恒介绍说。
报告强调,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正在快速追赶国际潮流:环境保护已成为重要攻坚战之一;企业扶贫从“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渐成风气,报告内容与用途日趋多元化;投资界正在积极推动责任投资;互联网行业从商业竞争向公益领域延伸……中国企业越来越体会到,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成本或约束,更是一种孕育机会、促进创新、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行为。
“国内实践和国际实践还是差了一定距离,国企和央企相对而言是做得比较好的,很多民企现在在CSR的部分,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要求,甚至有些企业是做了表面功夫而已。”蔡舒恒分析指出,随着国内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日渐增多,国内企业对CSR的理解确实从最初阶段的粗浅层次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特别是在目前中国的CSR实践上,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关注了CSR管理方式和管理实践的一些披露。
那么,《中欧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今年侧重关注的方面和纬度又是哪些?
对此,蔡舒恒指出,当前CSR研究重点聚焦于以下领域:企业社会责任中员工及公司治理研究、消费者伦理道德研究、CSR价值观研究、环境相关社会责任研究和责任投资研究的方向。学者们力图探索CSR与企业诸多利益相关要素之间的互动模型,如CSR对企业在经济危机中提供抵御风险的能力、CSR对雇主与员工日渐明晰的影响、不同形式的CSR活动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等,这些都颇具成果。
“中欧本身已经建立很强的资源优势,借着这个优势我们直接就可在教授研究的基础上把报告编撰出来,在EMBA班里,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案例,我们配搭的是学校的案例中心,把过去一年内我们采写的一些案例放进去……当然,我们的案例不是歌功颂德的,它也会呈现企业在做CSR时候碰到的一些问题。”蔡舒恒提到,案例部分是这份报告里面故事性最强的一个环节,一些比较有趣的管理现象,都在这一份报告里面呈现出来。
我认为美好的商业是需要实现一个3P导向的,第一个P,这个商业首先是满足老百姓的需求(People);第二个P是这个企业本身是能够盈利的(Profit);第三个P是指企业与这个地球和谐共存(Planet)。所以一个好的商业应该是实现People/Profit/Planet共赢的一种商业。要走出我们单纯为盈利而盈利的模式,才能走向可持续发展企业的新前景。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