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9-06-14 10:15:08
“2019陆家嘴论坛”于2019年6月13日-14日在中国·上海举行,论坛主题为: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天上午的议题是“全球经济增长新视野下的中国金融开放”,期间周小川、毕明建等谈中国金融开放。
每经编辑 张杨运
“2019陆家嘴论坛”于2019年6月13日-14日在中国·上海举行,论坛主题为: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办,以下是全体大会五:全球经济增长新视野下的中国金融开放。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始终难以真正走出低迷。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各 国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潮中积极寻找增长新动力。另一方面,保护主义、单边 主义有所抬头,全球化进程出现深刻变革。对此,中国始终倡导坚持开放融通、创新引领和包 容普惠。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金融要如何选择对外开放的路径和节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为推动中国金融走出去、深化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怎样的探索和经验?上海正在建设全球人民 币资产定价、支付、清算中心以及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又将迎来怎样的挑战和机遇?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主持人:
杨燕青《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
对话嘉宾:
周小川,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金融学会会长
Paul ROMER,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共同获得者、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
演讲嘉宾:
K.V.KAMATH,新开发银行行长
朱民,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IMF前副总裁
Yasuhiro SATO,瑞穗金融集团公司董事长
Howard MARKS,橡树资本创始人及联席董事长
毕明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及管理委员会主席
任志刚,香港金融管理局前总裁
杨燕青:各位领导、各位贵宾、各位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陆家嘴论坛第二天全体大会,这一场主题是全球经济增长新视野下的中国金融开放,这是全世界和中国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围绕在四个方面:一是全球潜在经济增长率开始下行,而且无法回到危机以前的水平;第二全球高债务在持续,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我们总觉得可以退出,但最终发现比较难退出,比如下一周美联储也许会降息而不是维持退出政策;三是全球科学技术和创新正在带来革命性的新变化,也在重塑未来的经济;四是全球化的进程,目前面临一些逆转甚至看到了非常多的贸易冲突,这是今天讨论中国金融开放包括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大背景。
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大家非常关心中国的开放战略如何制定,包括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应该如何进一步推进。今天有两位非常重要的嘉宾,我非常高兴能主持今天这一节讨论。第一位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周小川先生,在过去十几年当中,周行长不遗余力推动中国在全球地位的提高,同时让中国在全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周行长解读中国经济和中国政策,在国际上让大家明白而且知道中国正在做什么,中国向何处去,如何对中国有信心。非常荣幸周行长今天可以来!
另外一位嘉宾大家也非常熟悉,Paul ROMER,他是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共同获得者。如果大家看一下Paul ROMER的主页,你会看到他给自己的三个定义非常有意思。第一个,他1986年的论文奠定一个基础,在1990年重塑了全球经济增长理论,一直到今天还对全球有重大影响。第二个是有关“一带一路”的。第三非常有趣,他对自己的定义是一个创业家。因为他有这三个非常有趣的角色,他在全球受到极大的尊敬,也引起了全球范围内非常大的争议,包括在世界银行。今天我们不会触及到所有的这些问题,但是还会非常有趣的讨论这些问题。
问:从Paul ROMER教授开始,根据你的增长理论,专业化会形成国际贸易和回报的增加,这一届美国政府以及美国总统我相信他不太理解这样的理论,你是不是应该教他一些经济学?
Paul ROMER:首先,我讲一点我们不太做的但是应该更多做的。我从来没有给任何金融公司做过顾问,也没有做过任何公司的顾问,没有做过任何董事会的成员。我的工作主要是告诉大家我认为什么是正确的,以及我认为世界银行什么是正确的,也许他们有时候会不太舒服。
金融行业并不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我主要研究的是技术,但是我还是想给大家提供一些我的了解和警示。这是我要说的前言,回顾历史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我们有更好的视角来看现在的波动。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变化或者发展就是1200年以前,大家开始进入城市,消费是很通用的,生产方面实现了专业化,生产专业化之后你什么东西都买,实现所有活动和生产力的最高,生产的专业化以及消费通用化。
什么是一个正确的规模?一个城市一百万人口或者一千万人口能够实现很大的专业化,一个国家可能有一亿或者五亿甚至十亿的人口,到目前为止专业化仍然非常重要。比如制造某种芯片,可能世界上只有你能做,这些理论对于总统来讲太复杂了。
现在世界上的专业化并不是非常多,不同地区可以自给自足,就影响了一定的专业化,但这对于整个世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是有好处的,技术和贸易的进步仍然会继续,可能在未来几十年不像以前那样全球化了。
问:国际贸易大背景的变化,会如何影响全球经济、中国经济甚至包括美国经济,同时对全球金融市场包括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周小川:这种情况下,宏观政策的调整肯定会起到一定正面的作用。 这些政策虽然有正面的作用,但针对性不可能太强,不可能对症下药。在短期宏观政策调整下,还是应该追求更治本的办法。
从我看来治本办法有两个:一是通过贸易谈判,通过WTO改革要使搞错的贸易政策回归正常,这是对症下药。二是对于中国来讲,对美国出口减少的部分要尽可能通过扩大销售渠道出口到其他国家,我认为中国这方面的潜力还是蛮大的。中国现在出口的产品质量相当不错的,价格适中合理,全世界70多亿人口,少几个亿的需求之后,还有很多地方可以销售这些产品。
政策制定上要有一些鼓励出口多元化发展的进程,用两三年时间慢慢你可以找到新的出口市场,建立起新的出口市场。
Paul ROMER:我再说一点,如果你问亚当斯密一句话,如果有十亿人几十亿人进行全世界的交流好不好?他说太不得了,20亿或者30亿人口能进行全球交易是太了不起的事。现在有70亿人的全球交易市场贸易市场,在不同的地方进行贸易一定会带来很多好处。很多芯片可能会有一些独立的创新,如果我们能够有各种类型产品进行贸易的话,对于全世界肯定会特别好。
问:相信贸易方面肯定会越做越好,走向正道。 最近国际市场都非常关心,我们的汇率是连续的,金融市场说我们应该看一篮子指数,不是7就是92,假设未来对人民币的压力还需要一个市场释放的话,您觉得国际投资者如果看人民币,应该看什么?
周小川:我个人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走向最近没有太多研究。但贸易领域产生的问题有可能再度触发全球多个国家竞争性贬值。出现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希望受到这种损失,往往造成的可能性就是汇率贬值,就容易再度出现像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所谓竞争性贬值。
G20国家曾经在上海开会时各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曾达成过共识,大家要共同努力防止出现竞争性贬值,我认为这是G20的工作机制中取得的一项很重要的成果。
G20大阪峰会马上要召开,全球金融稳定理事会应该借这样的场合,重点研究这个问题,对全球金融市场给予一定稳定的信号。
问:最后想问一下Paul ROMER教授,如果上海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有什么建议?
Paul ROMER:我认为有两个非常大的机遇,第一,发展一个更好的、基于股权的融资系统,我觉得股权是一个非常好的融资方式。第二,从更大程度上来说我们在城市大规模发展方面,也可以通过“一带一路”进行,这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一带一路”项目。创造利润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上海引领打造一个金融系统,可以给中国公司提供一些股权融资,甚至是世界上更多的地方。上海也可以把各种各样的架构放在一起去调动很多资源,在“一带一路”上做大规模的基建或者城市设计。
问:周行长还有没有好的点子?
周小川: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咨询委员会昨天正式成立,将会讨论如何建设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我始终认为金融中心核心可能就是资本市场里的这些内容,在如今电子化非常强的时候,金融业务中有很多业务在哪个地方运作都可以,不需要人聚集在一个城市,通过不断见面,不断讨论来做事情,需要看到金融中心哪些事最需要大家聚集到一起来做。
我们的咨委会还没有开始正式讨论,先出了几个题目,有些方面和Paul ROMER先生刚刚说的内容类似,强调股权市场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标准必须要提高,特别强调提高会计标准。同时还要考虑和国际标准的接轨,货币可兑换程度也需要提高。现在我们的监管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以金融产品为主的市场我们需要按照标准强化监管。此外,人才聚集、信息通畅这些事情都需要不断往前推进。上海这些年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早就打出来了,大家的期望值很高,我们还需要做很多事。
更新中……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整理自新浪财经直播 封面图来自摄图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