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9-07-27 11:05:32
2018年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显示,沪深两市共有3622家公司披露了经审计的2018年年度财务报告。按期披露年度财务报告的公司中,219家公司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其中,38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82家被出具保留意见,99家被出具带解释性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
每经记者 陈晨 每经编辑 何剑岭
图片来源:摄图网
7月26日,证监会发布了2018年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4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3622家公司披露了经审计的2018年年度财务报告。其中,38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82家被出具保留意见,99家被出具带解释性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
报告显示,证监会组织专门力量共抽样审阅了805家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部分上市公司存在大额预付账款,“存贷双高”等异常情况,可能存在资金被占用或资产被质押的风险;部分上市公司大额计提商誉、股权投资等资产损失,反映其前期并购扩张过程中未充分识别有关风险;部分上市公司商誉等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随意,利用会计估计或会计政策变更跨期调节利润,选择性确认与披露以及构造交易等,财务信息未能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2018年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4月30日,除*ST华泽、*ST长生、*ST新亿、*ST毅达、*ST东南5家公司外,沪深两市共有3622家公司披露了经审计的2018年年度财务报告。按期披露年度财务报告的公司中,219家公司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其中,38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82家被出具保留意见,99家被出具带解释性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相比2017年,未能及时披露2018年审计财务报告的公司数量减少4家,但是被出具非标准审核意见审计报告的公司数量却大幅增加,相比2017年增加了95家。其中,被出具保留意见和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数量均同比翻倍。
证监会表示,证监会组织专门力量共抽样审阅了805家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2018年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2018年年度财务报告反映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包括:
一、部分上市公司存在大额预付账款,“存贷双高”等异常情况,可能存在资金被占用或资产被质押的风险;二、部分上市公司大额计提商誉、股权投资等资产损失,反映其前期并购扩张过程中未充分识别有关风险;三、部分上市公司商誉等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随意,利用会计估计或会计政策变更跨期调节利润,选择性确认与披露以及构造交易等,财务信息未能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证监会每年发布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的作用就是及时发现年报中上市公司出现的问题,向市场传递关于执行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和财务信息披露规则等方面的监管标准,引导上市公司切实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比如监管层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和存在争议的财务信息,从而形成监管口径,以案例的形式指导市场实践。而且对于上市公司自身而言,也能更为清楚地了解自家的问题所在。”
不难发现,商誉减值问题是此次报告关注的重点之一。2018年末和2019年初,上市公司集中爆发借用商誉进行“财务大洗澡”的情况,如部分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损失的确认随意性强,个别上市公司在子公司业绩明显下滑、未实现业绩承诺时,少确认甚至不确认商誉减值损失;收购的子公司在承诺期内业绩不达标或踩线达标时,不计提商誉减值,承诺期满后大幅计提商誉减值。
证监会表示,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财务信息披露规则及内部控制规范情况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商誉初始确认虚高、商誉减值不规范以及披露不充分;收入确认时未考虑销售商品价款收回的可能性、未正确区分应收账款减值和收入调整;未正确区分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错误地抵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不适当、未正确确认并计量或有合并对价公允价值及其变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容不完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容前后矛盾或与年报内容不一致、未正确区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招商证券曾撰文称:“2014年至2015年牛市推动资本活跃度,上市公司积极扩张,并购重组业务提速。这一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商誉资产,随着业务增速下滑,商誉减值风险逐渐暴露。2018年年报或成为上市公司“丢包袱”的最佳时点,商誉减值高发期来临。在诸多上市公司主动在2018年年报阶段计提商誉减值的大背景下,我们预期会有更多拥有较高商誉的企业竞相效仿,一次性出清虚高的商誉资产,为未来几年围绕主营业务发展的业绩成长营造良好的基础。”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共有2042家A股上市公司存在商誉,商誉合计数值约1.31万亿元。而2018年共有884家上市公司出现商誉减值损失,减值金额合计1668.05亿元,同比增长354.46%。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