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国际“男人节”,多国男人都喊累

环球时报 2019-11-20 05:58:22

很多人都知道国际三八妇女节,却鲜有人知道国际“男人节”——1991年,美国密苏里大学一名教授建议给全世界男人放一天假,并提议将每年11月19日定为国际男人节。目前,全世界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都在这一天庆祝男人节。德国《焦点》周刊19日称,与父亲节不同,国际男人节更聚焦“性别平等”“社会地位”等问题。今年,许多国家的男人都在高喊“做男人累”,同时忧心男人正在“丢失男性气概”。

图片来源:摄图网

半数日本男性认为“做男人累”

“做日本女人不易,做日本男人更不易。”日本“Lean In Tokyo”社团今年10月曾针对男性在职场、学校、家庭感到辛苦的程度做了一项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1%的男性被“因为身为男人”的固有观念所困,感到生活压力巨大。

其中,令20至39岁的年轻男性感到最有压力的情况是“约会时男性要多负担以及必须引导女性的这种风潮”。对40至59岁的男性来说,最有压力的情况则是“男性应该工作到退休的想法”。而60岁以上者则是“体力活、危险工作都应该是男人的工作这一类想法”。

日本男性从小就被灌输“男人不能哭”“必须工作一辈子赚钱养家糊口”等观念,这给男性的生存带来不小的压力。关西大学教授多贺太表示,现代社会大多是女性站出来发声,诉求男女平等,表达社会对女性的不公,而男性则一直被应该在社会、经济上取得成功的“理想男性形象”所束缚。

韩国男人帮老婆做饭会被嘲笑为“失败者”

韩国三大财经媒体之一的《Money Today》19日报道称,在国际男人节前,直属于总统办公室的政策企划委员会针对1002名19—39岁的韩国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0%的人认为“韩国是对男性不公平的国家”,最大的理由是“常常被要求‘男人就该有男人样’”。报道称,这其实跟要求女性“女人就该有女人样”一样,包藏着严重的性别歧视观念。此外,由于女权运动活跃,现今韩国人格外注意“不能随便对女性说具有性别歧视的话”,但对于男性具有性别歧视的言辞,却还是不遮不掩、说了也没事。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28岁的公务员文某吐槽称,平时感到无助或压力巨大时会不自觉地掉下眼泪,这时周边人就取笑他“又哭啊,还算男人吗”。文某表示“真不理解,难道哭也要分男女吗?”此外,由于“男人就该有男人样”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韩国,帮老婆做家务的男人常被周边男性同胞视为“失败者”。教师B某表示,有时妻子下班晚,自己就会做好饭等家人。谁知,竟被周边朋友取笑为“妻管严”。B某吐槽称“其实做饭并不难,让人难受的是周边的眼光”。一名韩国女性学教授表示,韩国女性已经逐渐从传统性观念的条条框框中走出来了,男人也理应从固有观念中解脱。

男性的社会角色在悄然改变

不仅在中日韩等亚洲国家,在欧洲及美国等其他地区,男性也普遍感受到压力。德国柏林社会问题学者马塞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男性的压力主要有三类:一是经济压力,男性仍在大多数家庭担负起“顶梁柱”的角色,要为家庭带来财源;二是道德压力,要会做饭,教育孩子,体贴伴侣等;三是,社会对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男性必须承受心理和健康压力。

德新社18日称,国际男人节自上世纪90年代初正式诞生以来,男性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期间,许多男性会感受到不习惯,但这种转变的成果是显著的。

尤其在家庭中,男性越来越多承担起女性本来的任务。德国经济研究所公布的报告称,自2007年德国实行育儿津贴以来,休育儿假的男性比例从约3%增加到2018年的40%。在职业上,许多男性领域已被女性攻入。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过去6年,德国警察和司法部门中,女性雇员的比例大幅上升,达到24%。而在传统的女性行业如护理、幼教等行业中,男性员工也不断增加。联合国的数据还显示,全球每五名政府部长中就有一名是女性。

瑞士《世界周报》18日报道称,从国际男人节诞生到现在的几十年间,越来越多的男人被道德“绑架”,而失去了男性自我,“男性气概正濒临灭绝”。对于这样的质疑,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大学研究男性问题的专家特洛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代社会男性的角色更加多样化,越来越多地与女性角色重合,这正是两性平等的体现。

环球时报 记者 青木 刘璋 金惠真

责编 郭鑫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男人节 压力 性别 做男人累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