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原创

每经网首页 > 原创 > 正文

车展对话 | 投入180亿打造SEA架构 安聪慧:吉利已进入智能电动汽车的系统推进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0-10-10 12:04:36

每经记者 孙磊    每经编辑 裴健如

“在规划CMA架构的时候,以及在并购沃尔沃之前,吉利就意识到主机厂必须掌握架构开发能力这一核心技术。SEA架构是吉利对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思考、理解,以及所做出的正确战略规划。”日前,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SEA架构是吉利汽车在2020北京车展前夕发布的全新架构,全称为SEA浩瀚智能体验架构(Sustainable Experience Architecture)。吉利汽车方面称,SAE架构是智能电动汽车解决方案,在空间、三电、智能、自动驾驶、安全、性能六方面都不同于传统汽车的架构,领克ZERO concept是基于该架构的首款概念车,将于2021年量产上市。

“按照现有规划,2021年开始,多款基于SEA架构的新车型将陆续投放市场。2021年将成为吉利汽车的科技转型与智能电动汽车发展的全速之年。”安聪慧认为,SEA架构是吉利汽车从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科技转型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吉利汽车进入智能电动汽车的系统推进阶段。

各平台架构将同步推进

据了解,SEA架构历时4年打造,吉利汽车共投入超过180亿元,能够实现从A级车到E级车的全尺寸覆盖,可以满足轿车、SUV、MPV、小型城市车、跑车、皮卡及未来出行车辆等需求。

不同于传统汽车架构以硬件为主的设计体系,SEA架构是以硬件层、系统层和生态层构建立体化布局。其中,硬件层用于承载统层和生态层;系统层用于硬件转化为软件体验;生态层则最终由各种软件去丰富。据安聪慧介绍,SEA架构的系统层和生态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在智能座舱方面,自主品牌目前已经走在前列,而且中国拥有大量开发相关技术的公司和人才。作为移动终端,未来汽车座舱内的体验一定会好于手机。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完全做到,但这说明中间还存在很大机会。”安聪慧说。

谈及智能驾驶,安聪慧透露,吉利汽车与以色列芯片供应商Mobileye进行了合作,将使用mobileye的EyeQ5芯片。个人车辆将于明年在结构道路实现高度自动驾驶,2023年之前,在开放道路实现高度自动驾驶。而自动驾驶出租车等智能交通工具,将于2022年率先在结构道路实现完全自动驾驶;2025年之前,在开放道路上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多次表示,平台化、模块化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吉利汽车打造了SPA、BMA、CMA、PMA等平台和架构。其中,CMA架构更是在吉利、领克、沃尔沃等品牌的车辆中使用。

安聪慧表示,CMA架构带宽相对较小,主要涉及A+级、B级车型,而SEA架构具有较大的带宽,可以承载更大车身。“两者并不会冲突,而是会同步推进。同时,SEA架构一些涉及智能的技术也可以应用到CMA架构中。”安聪慧说。

SEA架构将对外开放

据安聪慧透露,目前已有7个品牌,总计超过16款车型基于SEA架构启动研发,布局不同的细分市场。而这7个品牌当中,不仅包括吉利汽车集团内部的领克、几何等品牌,还包括其他外部品牌,这意味着SEA架构会向其他企业开放。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对外开放自身打造的电动化架构或平台。比如,比亚迪在2018年的北京车展期间宣布开放共享e平台;大众在2019年日内瓦车展宣布向其他企业开放MEB平台。

对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平台或架构的开放不仅可以给车企带来实际的利润以及换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还可以帮助车企扩大电动车的市场规模,降低电动车生产的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一旦该平台成为行业标准,车企将在未来电气化时代中扮演主导者的角色。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此外,吉利汽车还将在系统层进行开放,通过开放API的方式吸引开发者,用各种软件去丰富生态层。“如果用户想实现某些功能,我们的架构可以成为用户和开发者之间的桥梁,用户可以把想法告诉开发者,开发者则可以帮用户进行定制,然后通过OTA进行下载使用。”安聪慧说。

有观点认为,在SEA架构下,吉利汽车的角色像是联络各种资源的“集成者”。对此,安聪慧认为,集成只是吉利汽车在SEA架构中的部分角色,更重要的角色是为集成提供具备核心技术的基础。“我是一块土壤,你是一个种子。好的种子首先要选择好的土壤,同时未来要不断给种子施肥、加水。大家一起维护,才能茁壮成长。”

“主机厂一定要把职责承担起来,因为好的体验必须要有技术的支撑。”安聪慧认为,SEA架构的目标就是通过完整的技术体系,吸引到产业链上的伙伴,共同做大汽车出行生态。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