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1-09-22 23:26:17
包括央视、各卫视和视频网站在内,今年中秋节期间多台晚会先后播出。除央视和B站外,东方卫视、湖南卫视、河南卫视和陕西卫视分别出招,与往年流量歌手称霸晚会不同的是,各卫视纷纷在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晚会俨然成为一场各地文化竞技的大型擂台。
每经记者 杨弃非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
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如果你没去人头攒动的北京环球影城,在无限加场到9点的灯光秀前,感受被人群、排队支配的恐惧,那么恭喜你,你或许已经体会到在各大卫视中秋晚会的拼抢中,用遥控器主宰节日体验的快乐。
包括央视、各卫视和视频网站在内,今年中秋节期间多台晚会先后播出。除央视和B站外,东方卫视、湖南卫视、河南卫视和陕西卫视分别出招,与往年流量歌手称霸晚会不同的是,各卫视纷纷在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晚会俨然成为一场各地文化竞技的大型擂台。
此情此景,很难不令人联想到今年频频因晚会“出圈”的河南。从河南省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唐宫夜宴”开始,一系列以“唐宫”和中原文化为主题的晚会频频登上“热搜”,“永远可以相信河南卫视”成为晚会的新“定式”;而从晚会出发,一个平行世界的“唐宫宇宙”也开始逐渐延伸,成为河南文化形象的新标签。
“无名小卒”突然“上位”的故事,总能引发各方的垂涎和遐想。于是,声音逐渐四起——“西安也是十三朝古都,为什么没有打造出类似的晚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湖南卫视,这次怎么没有跟上?”诸如此类的问题下,中秋晚会恰成为一个绝佳的“试验场”,有志者纷纷效仿河南,亦是在用各自的方式探索全新的地方文化传播模式。
一个问题是,“高质量晚会”已经“卷”起来了,距离各省“IP宇宙”的爆发还有多远?
几乎没有人料到,今年2月,一群时隔1500年后“复活”的乐舞俑,会掀起如此大的波澜。
先是河南省春节联欢晚会上一个5分多钟的歌舞表演片段“唐宫夜宴”,乐舞俑的大红大绿、摇曳生姿和舞台上的声光影响、数码特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中国版“博物馆奇妙夜”一夕“爆红”;
图片来源:河南卫视
然后是元宵晚会上,为回馈粉丝而临时拍板制作的30分钟“元宵奇妙夜”再获好评,返场的乐舞俑开始成了串联起唐宫故事的核心,河南卫视以晚会为载体的全新文化传播方式也开始引起各方注意;
在那之后,河南卫视似乎逐渐掌握了“流量密码”。“清明奇妙游”,乐舞俑打开清明上河图,在“3D全景汴京城”中展现汴梁清明繁华;“端午奇妙游”,基于“洛神水赋”创作的歌舞表演片段《祈》再次出圈,乐舞俑四姐妹收获众人关注;“中秋奇妙游”,时长直接拉伸至60分钟以上,晚会正式变身“月更”连续剧。
图片来源:河南卫视
一种前所未有的地方文化品牌打造模式,由河南卫视率先展开探索。在“晚会原来还能这样”的惊叹声中,河南“宝藏网红省”的称呼也不胫而走。在晚会的推动下,基于河南各种文化遗产和习俗的“唐宫宇宙”悄然成型。
这很难不引起其他省份的关注。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指出,中国大部分省份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河南卫视并非拥有独占性资源,“出圈”的关键在内容和创意问题上,比如进行有效的创新、持续的投入,以及擅用互联网营销的方式,抓住年轻人的眼球。
同为文化大省的陕西,最先“坐不住”了。在网友的“鞭策”下,陕西卫视拿出名为“送你一个长安”的中秋晚会,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与河南卫视“对垒”的意味都十分明显。在晚会的评论中,获得最高赞的也是“感谢河南卫视”——一种比较普遍的感受是,尽管尚“没河南的创新”,但陕西“终于醒了”。
图片来源:陕西卫视
一向引领地方卫视创新的湖南,同样出现变化。尽管仍是熟悉的“配方”,但湖南卫视将中秋晚会的场景从棚内搬到了户外。泛舟湘江上,随江水漂流,橘子洲头、宁乡道林古镇等著名景点悉数进入镜头。
但与收割一大波话题的河南、陕西相比,“老牌卫视一哥”湖南卫视则略显落寞,也难怪引得有人评价,湖南卫视晚会转型之路似乎并不容易。
无论如何,借力晚会打造地方IP这块蛋糕,越来越多省份开始伸手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
历史仿佛再度重演。
就在去年,苦于“文化难以被看见”的郑州,曾将目光投向西安。当时,西安正因“网红城市”的余热而反复出现在媒体报道当中,陕西博物馆的助力功不可没。
《郑州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施方案》出炉,瞄准“国家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的定位,郑州将“加快推进三年100家以上各类博物馆建设,打造城市重点文化‘会客厅’”。
一个更大的背景是,在“博物馆热”带动下,城市无不将其视作提升文化吸引力、塑造城市IP形象的重要“阵地”。特别突出的是2019年,声势浩大的“夜游紫禁城”将故宫的IP效应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为其他地方构建IP素材库提供了大量灵感。
但到现在,那些有志于打造中国版“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的城市尚未摸到门道,有关博物馆的讨论热度正逐渐归于沉寂。
在探索IP的过程中,城市似乎难以抗拒潮流的吸引力。
同样典型的例子出现在城市的影视营销中。如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助理林玮分析,在好莱坞及其“复刻品”宝莱坞的影响下,影视城成为中国城市探索IP打造的一波潮流;而后,《我叫金三顺》《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对韩国济州、英国爱丁堡的影响,又让拍摄影视剧成为城市再定义自身IP的新潮流。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但在一波又一波的“大浪淘沙”下,城市IP往往也伴随潮流结束而失去“受众”;城市最终仅仅沦为了“背景板”,并未能实际感受到IP带来的赋能。
一个原因是,在单点的IP的基础上,“宇宙”并没有真正构架起来。
在河南卫视出圈后,主创团队曾被反复问及一个问题:一场晚会的爆红究竟是一个偶然事件还是一个可以长期延续的模式?怎样才能让晚会持续拥有吸引力,成为一个地方文化品牌?
林玮分析认为,从城市的角度,需要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让更多样化的内容找到表达的空间,并组合成IP得以发展的土壤。此举的关键在于,尽可能长地延长IP成长寿命,在更强的灵活性下,IP能够自行生长,并在不同条件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对于每个期望打造IP的城市来说,这将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回顾以往的“网红城市”发展逻辑,城市与IP的深度绑定几乎成为惯例。城市成了自身最有效的品牌露出,也是出现在抖音、小红书上频率最高的热词。
即便在借力博物馆抑或影视剧进行IP打造时,城市元素也总是以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出现其中,并延伸到衍生文创产品上。
美国平面设计大师梅顿·戈拉瑟或许是此种做法最有名的代言人之一。
上世纪70年代,纽约曾因经济萧条而出现诸多社会问题,“纽约”一词本身也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戈拉瑟“简单粗暴”地为纽约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宣传LOGO——“I♥NY”(I Love New York),将纽约最直白地印在城市各种显眼的角落。此后,它不仅成了纽约最出名的IP,每年更为纽约政府带来数百万美元经济收益。
但如今,印有“I♥+城市”的文化衫几乎已成为旅游城市的“标配”,很少还有人记得它与纽约的关系。而“注入式”的城市IP打造方式,也愈加无法满足强调个性化、凸显差异的大众认知习惯。
图片来源:摄图网
相反,城市保持适当的“距离感”和“疏离感”,可能反而更容易让人形成对IP的“肌肉记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巴黎是“浸润派”的典型代表。国际区域形象协会主席罗伯特·戈佛斯分析,巴黎找到了“浪漫”这条主线,并将这一文化特质融入到了城市的各个层面。
它带来的结果是,一个人对巴黎的浪漫并不一定有某种具体的印象,但是却没有人不承认,浪漫是巴黎的代名词。
“单向输出城市与具体事物和符号的‘关联性’,固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但长久来看,更简单有效的方式,是利用城市独有的一种文化特质,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示城市的气质,让人们可以感知和想象。”戈佛斯指出。
利用晚会打造城市IP的热潮,恰能为改变提供舞台。
先行一步的河南卫视也率先出招。在“唐宫宇宙”中,河南作为背景退后一步,反而是“唐宫小女子”成为IP的主角。有人发现,从“中秋奇妙游”开始,四个“唐小妹”已经开始拥有独立的故事线,由此出发,可能串联起更多故事,并展开更大的想象空间。
“但就河南卫视目前的IP打造上看,内容和IP结合度还不够强。”陈少峰认为,晚会可以体现地域特色,但也可以不用和当地保持过强的联系。若遵循IP打造逻辑,重点应该是故事IP、形象IP和品牌IP等共同构成的产品IP,其中,如何能持续提供内容,并将IP融入进去,才是IP成功的关键。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亦强调,只有通过提供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并延伸到IP化的长链条中,才可能真正形成IP,否则可能就是“昙花一现”。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