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生活服务

每经网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T3狂飙、曹操凶猛 三个月超120亿资金入场 网约车腰部竞赛持续“高能”

每日经济新闻 2021-10-29 17:14:27

◎前4个月以来,网约车市场已经经历了一场“高能竞争”,反垄断为网约车市场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头部企业节奏暂缓,给了竞争对手喘息机会,不失为一个补足弹药、扩张市场、弯道超车的好时机。但进入存量争夺时代,网约车企业需要精细化运营,才能从头部分流用户,竞争重点从流量竞争转向承接能力的比拼,拥有充裕的司机运力才能更快满足用户出行需求,继而提高服务质量。

每经记者 赵雯琪    每经编辑 刘雪梅    

10月26日,网约车平台T3出行宣布完成A轮77亿元融资,这也是2018年以来网约车企业获得的国内最大额度单笔融资。

而在这之前,网约车市场已经经历了近四个月的“高能竞争”:先是美团打车、高德打车等平台迅速反应,加码乘客端、司机端补贴迅速抢占市场空窗期,随后是资本的大范围入场——

8月4日,享道出行宣布首个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享道1号”成功发行,融资规模为5亿元;9月6日,曹操出行召开发布会,宣布完成38亿元的B轮融资;9月11日,一位接近投资机构的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哈啰出行正在接近完成新一轮融资,在两轮市场接近稳定后,哈啰出行也将更多业务重点放在四轮业务上;再加上最新官宣的T3出行77亿元融资,年内网约车行业获得融资额度已超过120亿元。

资本再次蜂拥的另一面,是出行赛道的头部企业刚刚经历一场“上市潮”之后的集体沉寂:去年10月,嘀嗒出行率先在港股递交招股书,如今一年过去,嘀嗒出行的两次冲刺均以失败告终;哈啰出行也在今年7月宣布撤回赴美IPO申请;在今年6月30日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滴滴,也依然处在监管部门安全审查状态中。

在已经披露的招股书中,关于网约车业务的盈利模式和亏损问题也一直争论不休,与此同时,监管和合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悬在每个赛道玩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这种情况下,网约车市场,为何依然还有资本和玩家前赴后继?

街头行驶的T3出行网约车 图片来源:ICphoto

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反垄断给了互联网市场新的活力,也为网约车市场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头部企业节奏暂缓,给了竞争对手喘息的机会,对于后者而言,这不失为一个补足弹药、扩张市场、弯道超车的好时机。

不过他也表示,这四个月里,网约车的市场格局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各个玩家只是服务模式上略有不同而已,而这种模式的区别也是来自于各家“抓对手痛点单点出击”,一旦市场格局稳定下来,最终大概率会趋同,互相取长补短。

腰部平台频现巨额融资 “国资背景”成投资主力

头部企业冲刺资本市场各有各的难题,腰部出行平台却在空窗期中得以喘息,并引起了资本的浓厚兴趣。

在T3的本轮融资中,中信联合体领投,应通科技、同程旅行、鸿为资本、德载厚资本等跟投,一汽、东风、长安、阿里、腾讯等老股东继续加持,本轮融资也是2018年以来网约车企业获得的国内最大额度单笔融资。

此前曹操出行的38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投资方包括苏州相城金控集团、苏州高铁新城国控集团、苏州城投公司、农银国际苏州公司、东吴创新资本等。也有传言称,目前曹操出行正与投资方计划新一轮融资,预计会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对此传言,曹操出行未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应。

在这两轮融资中,一面是背靠一汽、东风、长安的T3,一面是背靠吉利生态的曹操出行,这两家平台也有着一定的相似性:由整车厂商发起,以拥车直营模式为主,而两家平台的投资方也都有政府、国企背景。

这两年来,一方面是监管的不确定性,一面是头部企业在网约车市场占据相对稳固的市场份额,大部分资本对网约车赛道均持谨慎态度,而在过去的四个月里,国有资本的大胆入场,显然也是看到了网约车市场全新的机会。

实际上,前几年,亲自下场运营网约车平台的主机厂不在少数,这些玩家也被称为网约车市场的“国家队”。但是由于重资产模式,“国家队”的增长速度一直未及预期,在互联网打法和滴滴市场份额的绝对碾压下,“国家队”重资产模式起步较慢,用户增长和市场扩张速度也不够明显。

不过在强监管模式下,当头部企业因安全审查踩下暂停键,“国家队”也正在放大自己的优势,主机厂+国有资本及行业生态的抱团,正在成为他们的新玩法。

在宣布融资之外,T3出行还与中信投资控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各领域合作伙伴的力量,共同打造智慧出行新生态圈。曹操出行则在此前提出“N3”(N立方)战略,其中包含New Car(定制车)、New Power(新能源)、New Ecosystem(生态体系)等几个核心部分。

业内看来,曹操出行背靠吉利生态,T3背靠三大主机厂。从基础条件来说,这些网约车平台或许会从定制车的硬件竞争开始,形成自身的系统优势。也是在这种战略下,网约车市场正被撕开一道裂缝。

极光大数据《Q3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显示,自7月行业头部遭遇挑战以来,腰部玩家再次获得争夺用户的机会,曹操出行及T3出行增速大幅提升,到三季度末曹操出行MAU已超过花小猪,达到1101.5万,同比增长率高达62.5%,在腰部网约车平台中位列第一。

T3出行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T3出行已登陆41个城市,累计注册用户数超过5400万。T3出行9月30日订单量突破200万,这是T3出行日订单峰值首次突破200万单。与其今年二季度日订单峰值相比,环比增幅超过100%。

图片来源:极光大数据《Q3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

况玉清表示,曹操出行、T3出行等玩家最大的竞争力就是固定资产的支持,即车队可以迅速扩张,且国资背景对经营资质的解决有一定作用。他们已经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竞争力了,相比滴滴这样的纯平台型公司,自建车队的重资产模式具有服务质量方面的优势。

在他看来,从这两年的发展来看,重资产“理论上”会拖累扩张速度,但由于特殊股东背景与金融、服务、模式创新,这一短板并非不可弥补。

多方势力盘踞 市场竞争走向何方

除了“国家队”之外,过去4个月来,网约车平台掀起了一轮高调的市场争夺战。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美团打车。7月9日,仅在滴滴App下架之后的第五天,下架400多天的“美团打车APP”突然在各大主流应用商店重新上线。到7月18日前后,美团打车微信小程序也同步上线。并且这一次,它们不仅使用了全新的美团黄色logo,而且还着重宣布已在100多个城市开通运营。

与此同时,美团打车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公开招募司机,并提出“新司机首周内3天额外提成20%、冲单最高赢1000元阶梯大奖”等福利。而在司机招募下方评论中,一位美团员工发布招聘消息称,美团网约车技术部招聘包括Java/iOS/Android/Web前端等岗位,“直接小窗投递,当天反馈”。

美团之外,高德打车、曹操出行、阳光出行也在第一时间面向司机和乘客推出优惠。除了司乘两端的补贴之外,还有新的宣传语和免佣规则吸引用户。9月底,启信宝信息显示,曾经承诺“不下场做运力”的高德地图也成立了出行科技公司,经营范围含网约车经营服务等,背后深意引人猜测。

而在有些城市,网约车平台的补贴似乎比想象的更加激烈。曾有消费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反馈,使用高德打车“特惠一口价”打车甚至好几单只要0元或者0.7元。

如今4个月过去了,网约车市场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网约车平台订单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整理交通运输部每月公布的主要网约车平台数据发现,“国家队”中,曹操出行7月订单量环比增长32.2%,但是8月订单量略有下滑,9月继续恢复增长。T3出行在7月订单量环比下滑7.9%,但是在8、9两月迎来订单量的爆发式增长,环比增长达到66.8%和37.8%。首汽约车在7月环比增长四成,在8、9两月又有一定程度下滑。

相比之下,美团打车起势很猛,却略显后劲不足,数据显示,美团打车7月订单量环比增长23.8%,但是8、9月订单量都在下滑。

一定程度受益于高德地图等聚合平台对司乘两端的补贴活动,包括阳光出行等出行平台也在过去三个月订单量实现增长。其中与高德地图合作的及时用车7、8两月订单量翻倍增长,也是当月增长幅度最大的网约车平台。

不过从订单量基数来看,这些平台和滴滴的订单量依然不在一个量级。滴滴官方数据显示,近4个月来,滴滴都没有新用户注册,日订单相较以前也缩减了超过500万单次。但根据滴滴此前日单峰值3000万单测算,滴滴日订单量仍超过2000万单,远高于已经公布日订单量的其他平台。

也有用户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反映,最开始是“谁家补贴高就用谁的”,当大家补贴力度势均力敌时,还是习惯于使用滴滴,同时滴滴的叫车速度还是更快一些。

况玉清表示,就目前来看,滴滴目前的领先优势较为明显,短时间内其市场格局较难被撼动。此外,一旦滴滴出行挺过这次国家监管部门的“锤炼”重新上线,平台合规性将进一步完善与成熟,其他平台的压力反增不减,反而将面临更多监管的严峻考验。

合规、场景、流量之争成未来最大看点

无论是巨额补贴还是密集融资,网约车市场从来不缺少资本的味道,这一点从滴滴背后的股东数量和20多轮融资可以看出。

回顾5年前滴滴、快的掀起的网约车“烧钱大战”,如今的网约车竞争依然在用资本驱动市场,补贴、价格战再次成为抢占市场的有力武器。但与当年不同的是,如今的网约车市场早已不是“二虎斗”,多元化势力的博弈和角逐,让网约车行业充满了更多未知。

与此同时,整个网约车赛道早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9月30日,全国共有248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3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359.5万本、车辆运输证141.8万本,环比分别增长2%、4.1%。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9月共收到订单信息64892.6万单,环比上升0.9%。

进入存量争夺时代,网约车企业需要精细化运营,才能从头部分流用户,竞争重点从流量竞争转向承接能力的比拼,拥有充裕的司机运力才能更快满足用户出行需求,继而提高服务质量。

对此,况玉清也表示,网约车赛道初期的资本比拼的是财力,谁有钱能烧谁就有机会;到了当下阶段,资金的流入更多是对平台经营力的考验。

业内人士认为,单纯的互联网模式与打法、简单补贴用户等手段,在网约车行业,将不再具有长远竞争力,下一步要看的是“生态化”的竞争。此外,由于市场竞争充分,运营的精细化程度将决定网约车企业发展的效率。产品线细分,运营政策细分,将会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用户、订单等关键数据的提升。

除此之外,监管问题也一直是悬在每个玩家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今年8月,当网约车平台在空窗期激战正酣时,广州、上海、天津等地的主管部门先后约谈了各大网约车平台公司,约谈的主要内容都是集中要求各网约车平台不得采取大幅度降价、折扣等低于成本价的不当营销手段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行为,以及严禁向未取得网约车驾驶员证的人员、未取得网约车运输证的车辆派发订单。这是给新老玩家戴上“紧箍咒”,持续进行行业规范之举。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表示,退款问题、发票问题、网络欺诈等问题,是目前国内移动交通出行平台投诉的主要问题,涉及平台包括高德、曹操出行、哈啰出行、T3出行、一嗨租车等。因此,各网约车平台在争夺市场份额时切忌“舍本逐末”,不论在合规性上还是用户服务体验上需下足功夫。

况玉清则表示,当下及未来的网约车市场,有几个重要因素需要关注。首先是流量入口,或场景入口;其次是反垄断可能带来的影响,虽然目前对出行行业的影响还不明确,但未来肯定会有更细致的行业监管规则,改变行业生态;此外,平台的资本实力将越来越重要,市场扩张也是每个玩家的首要目标。

接下来,网约车领域还将涌现出哪些新的势力?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终局还远未到来。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