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1-12-02 15:52:33
每经记者 王帆 每经编辑 梁枭
今日(12月2日)上午,在参加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期间,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接受了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单霁翔表示:“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从保护静态遗产转变为保护动态遗产,关注传统村落、民族村寨这些普通人生活的社区和村落,和民众的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要把文化遗产保护只视为专业部门和行业的工作,它一定要是一个社会公众都能够知晓和参与的事业。”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接受媒体采访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王帆 摄
单霁翔举例称:“过去考古,如果在村庄附近发现了地下埋藏,就会用彩条布把它围起来,有珍贵文物出土就会申请武警站岗值守。等到几年的考古研究结束后,恢复地坪、撤掉岗哨,把地还给村庄、给予补偿费,考古人员就走了,认为工作圆满了。但是今天我们就不能这么做了,一定要跟这个村庄的民众讲好,我们在这里揭示出了什么灿烂的文化,出土了什么珍贵文物,它和你们的村庄在地缘、法缘、亲缘上的关系是什么。那么这样他们对自己家乡故土会感到骄傲,就会更关注这个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
“我们中国有很多古建筑,过去修好了之后保护的方法是把它锁起来,例如故宫的大戏楼。但事实上,这些木结构的古建筑越交给社会公众合理正常地使用,它越会保持健康,越会经常维修。房屋不使用不维修,就会加速损坏。”他补充道。
因此,单霁翔认为:“保护文化遗产不再是政府的专利,更不是文物部门的专利,它是亿万民众都应该有权利和有责任保护的一项事业。我们一定要把文化遗产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赋予民众。”
“过去常常有争议,文化遗产到底是保护重要还是利用重要?不科学的保护、过分利用都会造成伤害。今天我们知道保护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就是传承。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经过我们的手,经过我们的时代,健康、完整、真实地传给我们子孙后代要靠谁?只有靠社会公众共同的保护,这不是一个机构和一个地方的政府能做到的。”单霁翔最后说道。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