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总经销商拿走30%~40%利润

        一辆诞生于德国丁格芬工厂的宝马6系650i轿车,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身价从9.1万美元(约合56万元人民币),陡然上涨至200万元。为何身处两国,一辆车的身价却上涨了257%?中国进口车的定价究竟取决于哪些因素?又是谁控制了这一定价的权力?记者调查发现,除了缴纳相关税费外,还与跨国公司视中国市场特点而制定出的 “中国式”价格相关。【详细】

根源:政策赋予车企“最低限价” 特权

        进口汽车的高价,根源在于跨国车企对其在华销售的品牌实施的“最低限价”,归根结底还是相关政策规赋予的“特权”。“打破进口车企对进口车利益链条的垄断,就必须对《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进行修改,每个品牌授权多个总经销商,并授权这些经销商从进口到销售的权利。”业内人士表示。【详细】

观察:独家代理才是进口车暴利根源

        中美市场为什么有如此高的差价?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税收导致的。

        事实上,中国加入WTO的十多年以来,进口车的关税已逐渐降低至25%,加上消费税、增值税等,税率总和大概占到进口车价格的40%。不过,个别进口车的价格竟是海外的200%至300%,这显然不光是税费的问题。【详细】

1

原因一:进口车完税后价格增加一倍

一般来说,进口汽车需要缴纳三种税,即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完税总额,在计算方法是累乘)援引北京晨报对北美版某款轿车的为例:以47.4万元人民币计算,考虑到汇率、排量(3.0L,影响消费税税率)后,税费总和大致为45.03万元。进口车在完税环节,价格差不多已经增加了一倍。

原因二:进口车定价权被总代理把持

 随着中国加入WTO,一方面要求进口税率下降;一方面在细分的汽车产业,出于防止“遍地开花”,难以管理,出台《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相比国外的多品牌混营等较为灵活的模式,进口车在进入流通环节时,定价权被总代理和经销商所把持,消费者难以在其他渠道获得产品,自然缺少议价的筹码。

原因三:本土品牌弱势助长气焰

 中国的进口车,相比其产地的价格是2.5-3倍的增长。除去综合税收导致的一倍增幅,还有近一倍要在销售流通环节溢价。去年,进口车价出现大幅降价,让消费者在难掩兴奋的同时,也为进口车的暴利所折服。价格的实惠是最好销售武器,但自主价位区间也是艰难地徘徊在10万左右,鲜有达到20万的自主品牌。

进口车是怎样一步步“涨”到中国的

1

·从价计征关税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完税价格×关税税率

·计征进口环节增值税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完税价格+实征关税税额+实征消费税税额)×增值税税率

·从价计征进口环节消费税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完税价格+实征关税税额)/(1-消费税税率)〕×消费税税率

乘用车消费税税率

_____________

多款进口汽车中美售价比较

77

        进口车市场存在暴利的话题正随着“反垄断调查”的深入而持续漫延,但进口车经销商正陷入“卖车不挣钱”的尴尬境地。

         “今年的情况不比去年好,进口车卖不动,卖出去也不赚钱。”西南地区一位进口车经销商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感叹,两年前还在加价数万元销售的SUV车型,现在已经9折促销,“这10个点的让利,都得自己承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虽然目前中国进口车的市场指导价与国外市场价格差距悬殊,但是进口车经销商在这一利润链条上分得的利益有限。伴随着进口车市场的日趋激烈,动辄数十万元的价格战让经销商的盈利“缩水”,甚至有部分经销商已出现亏本销售的情况。【详细】

2010年-2013年进口乘用车市场月度上牌量情况

111

2012年-2013年进口乘用车市场月度终端销售量情况

111

不同车型中美价格对比表

_____________

                                                                                                         每经网特别策划        时间:2013年08月01日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