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处于信息通信行业的中兴通讯不幸成为“靶心”。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随后,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NCSC)也发出新的建议,警告电信行业不要使用中兴的设备和服务。
对于美英出手对中兴采取的限制措施,中信证券通信组分析称,该事件短期影响重大。“由于中兴的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存储、大部分光器件均来自美国,短期内影响重大。已有订单的交付、订单的新获取都将受到很大影响,预计交付、回款都会受到影响;上游可替代性较弱。”
事实上,国内通信设备企业主要产品有基站和光通信两大块。其中,基站主芯片FPGA在国内企业自给率几乎为0,需要依靠美国英特尔和赛灵思等企业,这也成为中兴通讯本次禁运事件里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而在光通信领域,国内企业目前只能提供偏低端应用芯片,25G以上的高速光通信芯片仍依赖进口。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7年2月,中兴通讯在南京的一批工程师利用英特尔的中端Arria 10 FPGA产品,对一款采用CNN算法的云推理应用进行了测试。当时,中兴通讯无线研究院总工程师熊先奎表示,“借助英特尔参考设计,并利用面向OpenCL 的英特尔SDK编程FPGA,大大缩短了我们的开发时间。感谢英特尔可编程解决方案事业部对我们项目的大力支持。”
那么,英特尔是如何看待美国商务部对中兴通讯的“封杀”呢?未来是否会终止对中兴通讯FPGA芯片的供应?今日(4月18日)下午,英特尔新闻发言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应称,“我们已经知晓美国商务部的命令,并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