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汽与奥迪合作的三十周年,三十年间,无论是作为合资企业的一汽奥迪,还是合资各方股东无不获得巨大成功,堪称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良性发展的经典案例。
其间,无论是来自市场的,来自竞争对手的强劲挑战,亦或是来自内部的重大事件或变故,一汽奥迪都能从容应对、游刃有余,化纷争于无形,实现健康发展。
作为中国高档车市场的拓荒者、先行者和引领者,一汽奥迪三十年来,励精图治,始终引领着行业发展。从开始的技术转让到如今坐拥世界级的生产制造水平,通过认真践行全价值链本土化的使命与责任,一汽奥迪取得了一系列无法复制与跨越的积累与成就。
其不但连续三十年摘得中国高档车市场单一品牌车销量冠军的荣誉、成功还原了奥迪品牌“进取 尊贵 动感”的价值,更是彻底改变了中国轿车产业的生产制造格局,并奠定了中国高档车市场的基础,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在这个新时代,中国一汽将积极适应新常态,继续发扬光大曾经的“开放'合作'共赢”精神,坚持自主创新与合资合作两条腿走路、两手都要硬,在做强做优做大自主的同时,以更广阔的胸襟、更开放的思维、更高质量的合作,积极扩大和加强与合作伙伴奥迪、大众的合作,共同探索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在品牌、产品及平台,新能源、智能网联、移动出行等众多领域的合作,共同开创中国汽车产业新时代合资合作的新篇章,为中国消费者奉献更多更好更优的产品和出行服务”,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表示。
从中国高端汽车的垦荒者到领军者
1988年5月17日,一汽与奥迪在长春签署“关于在一汽生产奥迪的技术转让许可证合同”。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第一个标准的高档车技术转让合同,从此真正开启了中国汽车产业豪华汽车的新征程,并真正引领了中国汽车消费进入高端豪华的新时代。
当时,中国汽车产业如何趋利避害、健康发展,业界内外、自上而下,对“外资依赖型”的发展充满警惕。
作为国内骨干汽车企业,并有“共和国长子”之称的一汽集团,自然也有其鲜明的旗帜和坚定的立场。
1994年年底,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大型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徐兴尧,做了《面对新时期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大力发展轿车工业》的报告,并提出一汽集团在新时期推进轿车工业发展的思路。
在认真研究国情之后,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本厂优势,制订出轿车发展战略:从中高级轿车起步,向普及型发展;依托老厂,轻轿结合;一次规划,分期实现。先建设一个年产3万辆的先导工厂,进而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建设一个符合经济规模纲领的现代化轿车工业。
随后,一汽-大众与奥迪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奥迪系列产品将作为合同产品正式纳入一汽-大众生产。奥迪从此成了第一个在中国合资生产的高档汽车品牌。
合作之初,一汽奥迪就以满足中国用户需求为核心,双方“联合开发”奥迪A6(C5),首创轿车加长版先河就是其尊重中国消费者市场的佐证。奥迪A6(C5)在原型设计初期就充分考虑加长因素和相关数据的融入,从头到尾很多部件专为中国加长版车型设计,以确保加长后的整车在性能、安全、美学等诸多细节的完美特征。中国版奥迪A6(C5)比全球版轴距加长了90毫米,到2005年被新C6取代的6年时间里,销售二十多万辆,获得了极大的市场成功。奥迪A6(C5)首创的加长版,也因此成了中国轿车市场同级别的标杆,开启了中国汽车市场的“L加长之旅”。
“在中国买到的奥迪,就是全球范围内最好的奥迪。”时至今日,一汽将奥迪车型的国产化率提升至60%,个别车型国产化率甚至超过85%。
不可否认,如果没有一汽,奥迪就不会有今天。
迄今为止,中国市场上的国产奥迪车已丰富至7款,涵盖A、B、C、Q级车,产品类型囊括轿车、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等,在高档紧凑轿车细分市场等领域也表现不俗。
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一汽奥迪累计销量为53.8万辆,同期增长14.4%,其中国产车型贡献率超过90%,这一比例远超其竞争对手。而这也让奥迪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高档车市场竞争中,占尽了成本优势与时间先机。
回溯30年间,从1988年到2000年,奥迪作为中国国产高档车市场的拓荒者,先后以单款奥迪100更新换代至奥迪200、奥迪A6占领市场,历经12年的稳扎稳打,在2000年首次突破年产量万位大关;从2000年到2007年,仅仅7年时间,奥迪年产量便实现了指数型增长,突破了10万辆。从2007年到2018年,奥迪年产量始终保持着每三~四年便翻番的高增速,预计2018年将实现超过60万的年产量。
从“全价值链本土化”到“全价值链共创”
作为最早的开拓者,一汽奥迪见证了中国高档车市场从无到有,由衰到盛的全部过程。在一汽与奥迪携手共进的一万多个日夜中,一汽奥迪30次夺得中国高档车市场的销量冠军,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汽奥迪推出的“全价值链本土化”战略。
“一汽-大众奥迪是中国汽车行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最成功的典范。我们独有的‘全价值链本土化模式’使一汽-大众奥迪成为行业的引领者,填补了中国汽车市场一个又一个空白,刷新着一项又一项纪录。”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刘亦功表示。
所谓“全价值链本土化”模式,即在产品研发、采购、生产、营销等环节上都实现了本土化。而这也让奥迪成为最早在中国开启本土化进程、且本土化程度遥遥领先的高档汽车品牌。
据了解,在推进这一战略中,一大批零部件企业达到了奥迪的质量标准,不仅为奥迪提供配套零部件,参与到国产奥迪的开发之中,甚至参与到国际豪华品牌产品的开发之中。
到2013年,一汽奥迪本土零部件供应商总数已达到519家,其中180家为纯中资企业(民营或国企)。已有60家本土供应商(26家中方全资)进入奥迪全球采购体系,参与全球零部件的竞争。
除此之外,继奥迪A6(C5)之后,奥迪A6L(C6)的“本土适应性开发”工作也更进一步:如果说C5是在标准车基本成型后开始做二次开发,那么C6则是与欧洲版车型同步开发,其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上一代奥迪A6的二次开发。
2012年,新一代奥迪A6L(C7)下线,它所注重的不再是“二次开发”、“同步开发”,而是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将满足中国高档C级车市场需求作为首要任务,打造出十余项中国市场的专属装备。从而拓展了一汽-大众奥迪“全价值链本土化模式”的内涵,为中国高档C级车市场树立了全新标准。一汽奥迪人自豪地表示,甚至可以将新A6L定义为“中国的奥迪”。
今天,在研发领域,一汽-大众不仅全球同步开发,实现“第三代”加长,配备中国专属设备。其中,国产车型率先实现全系配备启停系统与能量回收装置,并将“铝制车身部件全工序生产”技术运用在生产中。从车身开发、动力总成匹配到底盘优化、零部件发开,一汽-大众已经形成完整的整车研发体系。而奥迪亚洲研发中心的成立,更标志着“本土化”进一步在中国深入发展。
与此同时,对于中国一汽而言,对奥迪高档车型进行本土适应性开发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市场价值,更重要的是开发过程为国内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以新奥迪A6L为例,早在2007年,奥迪在德国总部英戈尔施塔特启动产品立项时,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就已经加入。从2007年项目立项到2011年11月完成新一代奥迪A6L 170辆的预生产,在历时5年的时间里中方做到了开发、规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物流等环节的全参与。经历了新奥迪A6L全程参与的中方人员多达370人,每人在奥迪总部的培训时间均不少于一个月,甚至有中方人员长期在奥迪总部不同岗位上就职。这种全程参与、全面介入的“全价值链本土化”模式,为整个行业树立了一个标杆。
事实上,一汽奥迪带来的不单是先进的车型和制造技术,其在中高档轿车的销售服务模式方面也开创了先河。
2000年3月28日,第一家奥迪标准4S经销店正式开业。一汽奥迪采用奥迪全球统一的服务标准、统一标识、统一建筑风格、统一专业化的服务人员,给中国用户带来了崭新的消费体验。此后,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陆续加入奥迪的全新4S店销售网络,一汽奥迪迅速形成了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网络,后来被国内诸多厂家争相效仿。
目前一汽-大众奥迪的网络体系已经涵括482家授权经销商,覆盖了全国203个城市。
从四个维度发力 全面升级合资合作模式
随着奔驰和宝马的不断追赶,高档车市场也逐渐呈现三足鼎立之势。未来的格局走向,很大程度取决于谁能在行业大变革时期率先布局,抢占优势。从这一角度而言,已经准确把握中国市场30年的一汽奥迪,无疑再次凭借前瞻性的眼光走在了行业前列。
“全价值链本土化是一汽和奥迪合作三十年取得的成绩,国产化的奥迪占销售总量的90%以上,而奔驰、宝马的进口量比我们大很多,这说明我们本土化做得更彻底,更全面,也做得更深,因此,在这个点上我们还要往下做。”刘亦功表示。
众所周知,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包括一汽奥迪在内,国内汽车合资企业的合资双方都为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与技术潮流,对三十年历史的合资合作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开放,尤其是国内放宽汽车等制造业的准入限制已是大势所趋。而博鳌论坛上提到的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以及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汽车合资公司股比开放的相关内容,更是为汽车合资合作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前提。
也正因如此,合资合作模式无疑再次迎来了新拐点。2017年,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与奥迪股份公司正式签署《一汽、奥迪十年商业计划》。
“中国一汽将坚定支持一汽-大众奥迪的不断壮大,并与奥迪通力合作,加快实施‘十年商业计划’,继续保持并刷新中国高档车第一的纪录。”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留平表示,这是在改革开放40周年、一汽奥迪迎来30岁生日的历史性节点。“30年来,中国一汽与奥迪携手并进。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当年的‘市场拓荒者’需要再次站在时代前列。中德双方的合作也正式进入全新的战略阶段。”
同时,刘亦功强调:“我们将从‘全价值链本土化’向‘全价值链共创’模式升级。‘全价值链共创’将开启一汽-大众奥迪中、德团队,与各方合作伙伴共创、共享、共赢的崭新画卷。”
在刘亦功看来,全价值链共创尚处磨合阶段,既包括外方的磨合,也包括一汽自身的磨合。
“在合作的广度上,我们将以价值链为方向进行延伸,从传统燃油车型到覆盖全细分市场的新能源车型和技术,从产品研发制造到移动出行解决方案的合作,从生产销售到联合数字化、金融服务领域的合作等;在深度上,我们启动了IZAF研发深化合作项目,并与奥迪做了非常深入的研发方面的合作,同时,中方研发团队的参与度要从现在的30%,达到2025年的超过50%;在制造方面,除今年建成的奥迪Q工厂以外,我们还将在佛山打造智慧工厂,对我们的制造水平进行升级,为奥迪在产品方面实现规模化定制做好准备;只有通过这样的共创,才能使我们的合作更深入,实力更强,更先进。”刘亦功如是说。
据了解,一汽奥迪将根据中国用户的需求,开发专供中国市场的车型。同时推进出口计划。到2025年,一汽-大众奥迪将成为中国高档新能源车的领导者,新能源车型占比将超过30%;而在2025年前,奥迪车型将百分之百实现车联网前装。此外,奥迪移动出行和数字化线上平台也将拥有超过200万活跃用户,一汽-大众奥迪将成为高端移动出行领先品牌。
不可否认,中国一汽与奥迪的牵手合作,恰逢时代的机遇,更是双方洞见和勇气的成果;而在市场机遇和挑战并存的2018年,三十而立的一汽奥迪,通过不断的自我革新,不仅将为我们继续带这一款又一款激动人心的产品,也持续为高档车市场带来新的思路和方向。
万戈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