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俄罗斯花滑少女获准继续参加北京冬奥会,刚刚国际奥委会也表态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显示图片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14日宣布,决定允许俄罗斯奥委会队的花滑选手瓦利耶娃继续参加北京冬奥会。对此,国际奥委会表示,若俄花滑选手瓦利耶娃在单人项目中获奖,将不举行颁奖仪式。

据中青报报道,2月6日,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团体赛女子单人滑短节目的比赛在首都体育馆举行,15岁的俄罗斯选手卡米拉·瓦利耶娃以90.18分的成绩排名第一,为俄罗斯奥运代表队获得10分团体分。瓦利耶娃是本届冬奥会女子花样滑冰夺冠的最大热门,这位天才少女也将在冬奥会期间迎来自己的16岁生日。

瓦利耶娃获准继续参加北京冬奥会

据新华社2月14日消息,国际体育仲裁法庭14日宣布驳回国际奥委会、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和国际滑联的上诉,决定允许俄罗斯奥委会队的花滑选手瓦利耶娃继续参加北京冬奥会。

图片来源:新华社

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比赛7日决出该项目首金,年仅15岁的瓦利耶娃帮助俄罗斯奥委会队夺得团体赛冠军。不过,本应于8日晚举行的颁奖仪式却因故延期。

11日,受国际奥委会委托负责奥运会兴奋剂检查的国际检查机构发表声明称,俄罗斯反兴奋剂机构在去年12月25日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俄罗斯花滑锦标赛中采集了瓦利耶娃检测样本,并送往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认证的瑞典斯德哥尔摩实验室检测。今年2月8日,也就是在北京冬奥会花滑团体赛结束之后第二天,瑞典斯德哥尔摩实验室报告称瓦利耶娃的样本呈曲美他嗪阳性,该运动员立即遭到俄罗斯反兴奋剂机构临时禁赛。

瓦利耶娃2月9日向俄罗斯反兴奋剂机构纪律委员会提起上诉。在当天召开的听证会上,该机构纪律委员会决定取消对瓦利耶娃的临时禁赛,允许她继续参加北京冬奥会。随后,国际奥委会、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国际滑联均向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提起上诉,质疑俄罗斯反兴奋剂中心作出的撤销临时禁赛的决定。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于2月13日晚8点34分在其北京的临时办公室召开视频听证会,会议持续到2月14日凌晨2点10分。参会人员包括国际奥委会、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国际滑联、俄罗斯反兴奋剂机构、俄罗斯奥委会相关代表,以及运动员本人瓦利耶娃。

14日下午2点,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宣布,基于本案非常有限的事实,在考虑相关法律问题后,决定不对瓦利耶娃进行临时禁赛,理由如下:

第一,该运动员属于《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中的“受保护人群”。

第二,俄罗斯反兴奋剂机构相关条例和《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对有关“受保护人群”的临时禁赛并未明文规定。与此同时,这些条例对不同证据标准和“受保护人员”的较轻处罚则有具体规定。

第三,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小组审议了本案的公平性,以及可能对“受保护人群”造成的伤害。该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期间的兴奋剂检测未呈阳性,在2021年12月进行的兴奋剂检测呈阳性后,需根据案情接受处理。此外,小组还特别考虑到,在当前情况下阻止运动员继续参加冬奥会,将给其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第四,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小组强调,2021年12月的兴奋剂检测结果,存在通知不及时的严重问题,这影响了运动员的相关合法权益。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收到迟来的药检阳性通知不是运动员的错。

因此,国际体育仲裁法庭认为解除临时禁赛的这一决定是正确的,同时表示,他们只是被要求决定是否对该运动员进行临时禁赛,而并未要求对本案的是非曲直作出裁决,也不审查与北京冬奥会花滑团体赛结果有关的法律后果,因为这些问题将在其他程序中审查。

瓦利耶娃将于15日参加冬奥会花滑女单短节目比赛。

国际奥委会回应

2月14日晚间,据央视新闻报道,国际奥委会新闻发言人马克·亚当斯14日表示,为公平起见,国际奥委会决定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不举办花样滑冰团体赛颁奖仪式。如果瓦利耶娃在单人滑项目中夺得前三名,也不会举行颁奖仪式。

图片来源:新华社

2月7日,俄罗斯奥委会队选手瓦利耶娃夺得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团体赛冠军,不过赛后陷入兴奋剂风波,她遭到俄罗斯反兴奋剂机构临时禁赛。国际体育仲裁法庭14日发布针对瓦利耶娃的裁决结果,驳回了国际奥委会、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和国际滑冰联盟对于俄罗斯反兴奋剂机构的质疑,允许瓦利耶娃继续参加北京冬奥会。

马克·亚当斯表示,国际体育仲裁法庭表示,特设法庭14日作出的决定不是对瓦利耶娃是否违反反兴奋剂规则的决定。它只限于瓦利耶娃是否可以被暂时停止参加冬奥会比赛的问题。

因此,国际奥委会认为,对所有运动员和相关国家或地区奥委会公平起见,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举行花样滑冰团体项目的颁奖仪式是不合适的。如果瓦利耶娃在单人滑项目中夺得前三名,也不会举行颁奖仪式。国际奥委会还要求国际滑冰联盟为公平起见,要求如果瓦里耶娃女士在2月15日的短节目中排名在前24位,将允许排名第25的选手参加2月17日的自由滑部分的比赛。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