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
渭南黑陶,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在时光的流转中延续着独特的魅力。在古代,黄河流域的祖先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偶然发现了黑陶的制作奥秘。
最初的黑陶只是简单的实用器具,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造型、装饰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逐步发展出各种风格和技法,如圆角黑陶等。而在陕西渭南地区,黑陶文化更是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
20世纪70年代,北京的黑陶技艺迁移至渭南,这为渭南黑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后的八九十年代,渭南黑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工艺风格闻名遐迩。
在这个过程中,韩海涛等手艺人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承接传统,深入研习古老制陶工艺的每一处细节,泥料调配、拉坯塑形、烧制火候,皆悉心琢磨,让传统工艺的精髓在作品里深根。
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不断创新,将美术功底与黑陶制作相结合,开创了具有陕西特色的黑陶工艺,如影雕、浅浮雕、高浮雕、阴刻、阳刻等多种雕刻技法,使黑陶作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成为了精美的艺术品。
例如,在影雕作品中,通过对线条和明暗灰关系的巧妙处理,能够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表情、花鸟的姿态等,让黑陶作品栩栩如生。
现实与困境
渭南黑陶,尽管着厚重的历史与令人着迷的艺术特性,却也在现代社会的浪潮中深陷困境。
在文化普及方面,其现状依然令人担忧。王月红老师提及过去大众误认黑陶为黑桃的笑话,也说明了曾经黑陶在人们认知中的空白。
即便如今信息传播便捷,黑陶依旧未被大众广泛熟知。在市场的舞台上,黑陶更是处境艰难。面对瓷器、塑料、钢铁等工业品的强力冲击,它显得颇为无力。这些工业化产品依靠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迅速占领了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而黑陶,因其纯手工制作,从采土到烧制工序繁杂,耗时长久,导致产量稀少,成本高昂,价格也自然不菲。如此一来,在市场竞争中,黑陶只能处于边缘地位,市场占有率极低。
对于韩海涛和王月红这两位非遗传承人而言,他们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在技艺传承上,首先遭遇的便是生源稀缺的难题。黑陶制作工序复杂,每一步都考验着手艺人的技艺、耐心与经验,这使得学习门槛极高。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年轻人追求高效与即时回报,很少有人愿意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去钻研这门传统技艺。培养一名成熟的黑陶艺人往往需要数年光阴,漫长的周期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
此外,资金方面的压力也如影随形。黑陶制作需要优质的原材料、特定的场地与工具,且由于产量有限,销售利润难以支撑技艺传承与发展所需的投入。宣传推广工作也因资金短缺而受限,无法大规模开展,难以提升黑陶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坚守与匠心
然而,即便困难重重,韩海涛和王月红两人依然坚守着,他们在困境中努力探寻着渭南黑陶传承与发展的曙光,期待着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这一古老的非遗技艺。这两位非遗人也以非凡的坚守与纯粹的匠心,在渭南黑陶传承之路上砥砺前行。
他们虽未构建专门人才培育机构,却以多样方式为黑陶传承倾心尽力。寒暑假尤其是暑假,培训活动定期开展,向学生们敞开黑陶世界的大门,让年轻一代得以亲手触摸泥土,感受黑陶制作的奇妙。
他们还频繁踏入各大院校,讲堂之上,黑陶技艺与文化知识如涓涓细流,润泽学子心田。韩海涛一心扑在从采泥到制作的关键环节上,凭借自身美术专长为黑陶赋予灵魂,他创作的作品在陕西乃至西北五省都颇具名气,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韵味。
王月红则在烘房管理、阴干把控、压抛光雕琢等环节精研深耕,同时积极投身教学传播,使黑陶文化的火种于更广袤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当今时代,艺术商业化浪潮澎湃汹涌,无数的艺术领域都被巨大的财富光环所笼罩。面对外界商业利益的喧嚣诱惑,他们的内心也曾泛起涟漪。
然而,对黑陶的挚爱让他们坚守初心。他们视每一件黑陶为独一无二的匠心独韵,制作过程中的枯燥在热爱与使命感面前烟消云散。全身心投入时,他们感受到的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责任,是将古老技艺传递给未来的坚定使命。
他们笃定地相信,岁月流转,坚守的力量必将使渭南黑陶冲破困境,再度绚烂。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