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道:

Daohang1

温州市民排队等待登记二手房交易过户

1.控价:涨幅有限制

2.限购:北京最严厉

3.征税:“20%”是关键

4.信贷:多地留后手

楼市调控“国五条”细则出台期限已到,各地方版执行细则相继出台。

尽管调控的大框架都来源于3月1日国务院出台的“国五条”细则,但细读之下,各地执行细则松紧不一。其中,北京和上海相对最严,北京规定单身人士禁买二套房,进一步提高二套房贷首付比例,上海要求强化二套房的贷款资格审查。厦门、大连等许多城市并没有出台执行细则,只公布了房价控制目标;深圳等城市将房价控制目标定为不超过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详细】

Daohang2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已经发布的各地实施细则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将房价涨幅普遍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速度挂钩。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逐年增长的,以深圳为例,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74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而从2006年开始的“十一五”时期,深圳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8.5%,2011年的增幅则进一步加大,达到12.7%。业内人士认为,尽管这一规定与外界此前 “可能与GDP增速挂钩”的猜测有所出入,但似乎仍然给房价一定的上涨空间。【详细】
 

1

    3月30日,上海出台地方版“国五条”细则——《关于本市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 《上海实施意见》)。虽然《上海实施意见》总共只有六条,但覆盖七大领域,参与执行的部门,除了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外,还包括发展改革、金融、财政、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商、公安等七大部门,参与执法的机构或是历次楼市调控之最。【详细】

2

昨日(3月31日)18时许,深圳公布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共列出了8条主要内容。

是否执行“国五条”关于“20%个税”的规定?深圳用“严格执行国办发〔2013〕17号文关于出售自有住房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规定,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这句话来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详细】

3

3月30日,京版“国五条”地方细则在沉寂了近一月后终出台,瞬间冰封了沸腾的二手房市。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宣布,2013年3月31日零时至4月7日24时,本市房地产交易系统进行升级调整,其间暂停购房资格申请、审核及网上签约。系统升级调整后,购房资格审核机构在10个工作日内反馈审核结果,新政显然没有给买卖者留出足够的窗口期。【详细】

4

3月31日晚间,合肥市也出台了贯彻落实“国五条”细则的通知。不过,此次合肥市国五条细则并无多大亮点,其中关于全面限购、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二手房20%交易个税都未提及。

合肥房地产行业一位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合肥国五条细则之所以没有像北京和上海那么严苛,原因主要是合肥市作为二线城市,在政策上面会有些拿不准【详细】

5

昨日(3月31日),厦门市国土房产局公布了厦门市2013年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通知,要求以统计部门发布的价格统计指标为依据,厦门市2013年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幅。

此次目标与2011年有两点不同:一是上次目标为新建住宅,本次目标为新建商品住房 (不含保障性住房);二是【详细】

6

3月30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刊发的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主要从限涨、限贷、两成征收房产转让所得税等方面进行调控。

昨日(3月3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同“国五条相比,重庆地方版的相关细则更为严格。不过,《通知》中包括“地价不能超过房价三分之一”等内容早在2009年已经执行。【详细】

Daohang3

杭州市主城区一幢公寓楼边的在建楼盘

    3月最后两天,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按规定出台楼市调控地方版细则,加上国务院规划出台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从中央到地方,从限购、限贷到税收、信息联网,新一轮调控政策再次被解读为“史上最严”。地方细则对楼市影响几何?银行为配合此次调控有何新动向?二季度楼市能否停下上涨的脚步?调控政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完善?【详细】

 

01

上海:“90、70”政策重现 可缓解大户型滞销压力

上海的“国五条”细则落地后,多数人关注细则中提到的20%个调税的征收,却很少有人注意到,细则中关于中小套型的条款,极有可能成为新版的“90、70”政策。只不过,这次比上一次少了更多的硬性规定,多了些可以调整的空间。

上海市3月30日出台的《关于本市贯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提出,“对中小套型住房套数达到项目开发建设总套数70%以上的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项目【详细】

北京:新房供需矛盾短期加剧 推中高端楼盘入

    京版“国五条”于3月30日露出“真容”,除“20%差额个税”毫无悬念地落地外,限购政策再次升级。“‘国五条’政策目前来看力度是在叠加了2011年的 ‘国八条’基础上再升级。”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次京版细则从政府监管、金融政策、交易税费、土地交易、房源供应等多方面全面性的出台系列有力政策,“再叠加最近执行的公积金等信贷政策收紧,量变到质变的调控效应肯定会明显出现。”【详细】
 

02

“国五条”细则落地二套房贷上调或趋近

为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之前颁布的“国五条”曾要求“继续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落实好对首套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政策,严格执行第二套(及以上)住房信贷政策。”3月底,地方版“国五条”细则纷纷出台,有关“国五条”涉及的银行二套房贷款政策渐渐浮出水面。

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的地方“国五条”细则中并未明确二套房贷首付提高的具体比例,但是都体现了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政策的决心【详细】

上海银行业暂未上调二套房贷首付

3月30日,上海版“国五条”正式出台,由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该市贯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实施意见,要求本地银行业金融机构 “严禁发放第三套及以上购房贷款”、“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

有银行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在现有考核制度下,严格房贷政策或提高银行房贷议价能力。同时,经记者走访,发现本地大部分银行暂未对细则作出反应。【详细】

03

抑制房价杀手锏:开征房产税

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各地实施细则已经揭开面纱,但房产税鲜被提及。

不过,3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却引发猜想,方案明确提到2014年6月底前出台不动产登记条例,并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由国土资源部、住建部会同法制办、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共同负责。

对此,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张大伟表示,不动产登记是房产税出台的必须前提。【详细】

易宪容:“交易环节重税”难遏投机投资

新“国五条”各地细则渐次落地,宗旨与目标是遏制住房投机投资,要让以投资投机为主导的市场转型为以消费为主导的市场,并把居民住房消费需求释放出来。但是从“国五条”及其细则出台的方式与程序、原则与内容等方面来看,整个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没有根本性转变。

2010年“国十条”之后,政府已经看到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核心所在。当时“国十条”遏制房地产投资投机的工具很多,相关地方职能部门仅选择性使用,甚至于最有效的经济杠杆工具不使用,让中央政府不得不推出限购、限价这样的行政措施。这些政策【详细】

Daohang4

“国五条”之后,粤京沪等重要省市调控细则出台,这些细则是以往某些政策的重现,在行政性限购上有所加码。从长期来看,有两条具有实际意义,一是严格执行20%的个人所得税,二是个人住房信息联网。这两条都与房地产税收改革有关。

个人所得税是牛市助牛、熊市助熊的税收。

粤京沪全都严格执行20%的个税,在个人所得税这只靴子落地后,各地商品房交易量将出现明显下降,此前爆发式的交易将被一段时间的观望所取代。如果此后通胀压力增加、房地产价格仍然居高不下,20%的个税将成为固定成本被计入房地产价格,房地产市场将继续火爆【详细】

Daohang5

3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厉楼市调控”的“国五条”细则赶在全国两会开幕前突然发布。细则中明确提出“依法严格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个人所得税”,这将会明显增大交易成本,这也意味着楼市调控的实质性升级。

受此影响,很多买卖双方争相搭乘细则实施前的“末班车”,国内多个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已出现井喷式增长。【查看专题】